正文 第2章 身邊的風景(2)(1 / 3)

我在單位負責編一份通訊性質的小報。每周出一期,從組稿到校對到送打印室印刷每一個步驟都認真而努力地進行,可是每次小報印好以後在欣賞自己的勞動成果時,總能發現一些或大或小的紕漏或勘誤,大到錯誤的日期或語句,小到個別的錯字或標點。這些我極力捕捉著卻又總能逃開我的眼睛的錯處便成為一個個遺憾,使我時時感到那種因不能達到完美而產生的失望。

不能完美,並不隻是在這一件事上,在很多方麵,諸如學習、工作、愛情、婚姻等很多方麵都是不能完美,不能達到那種飽滿而美麗的境界。小時候我以為有足夠的幸福和快樂,我的青春就可以亮麗可以繽紛,可是我總是感到我的幸福和快樂都還欠缺,不能象理想中那樣浪漫而流利,也許這世上本不存在完美。

沒有完美的結果,也沒有完美的過程和路途。沒有簡潔而快捷的永遠幸福的方法,在人生中很難有機會可以策馬揚鞭一直走過坦途,走過風和日麗,走進理想的殿堂。苦痛和傷楚都是人生中的必然,是人生中必得經過的路途。

但活在這世上又不能不追求完美,對某些沒意義不重要的事情可以馬馬虎虎敷衍了事,但對一些事情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去追求完美,追求那種永遠也達不到的完美。雖然結果不能達到,但在追求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至少可以得到一種充實的感覺,支撐著我們永遠生機勃勃、精力充沛地活著。

不能完美,是遺憾也是動力,這交織著遺憾與希望的動力促使人永遠鬥誌昂揚地活著。

心靈語思

完美不能苟求,完美隻是我們做事的目標。沒有最好,隻有更好,把完美當作動力才是最完美的事情。

10.雜草的用處

猶太人的生存智慧體現在他們善於從別人輕視的東西中,尋找到它存在的價值和用途。一句話:“雜草亦有用處。”

據說,這句格言來自一則寓言故事——

有一天,一位農夫彎著腰在院子裏鋤草。天氣很熱,他滿頭大汗,汗珠不停地順著臉頰流下來。“可惡的雜草!假如沒有這些雜草,我的院子一定很漂亮,神為什麼要造這些討厭的雜草來破壞我的院子呢?”農夫這樣嘀咕著。

有一棵被拔起的小草正躺在院子裏。它回答農夫說:“你說我們可惡,也許你從來就沒有想到過,我們也是很有用的。現在,請你聽我說一句吧。我們把根伸進土中,等於是在耕耘泥土,當你把我們拔掉時,泥土就已經是耕過的了。此外,下雨時,我們防止泥土被雨水衝掉;在於涸的時候,我們能阻止強風吹起沙塵;我們是替你守衛院子的衛兵,如果沒有我們,你根本就不可能享受種花、賞花的樂趣,因為雨水會衝走泥土,狂風會吹散泥土……所以希望你在看到花兒盛開之餘,能夠想起一些我們的好處。”農夫聽了這些話,不禁肅然起敬,站得直直地,從那天以後,他就再也不會瞧不起任何東西了。

這種觀念同中國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古訓有些類似。它強調每一件東西都有用處,每一個人也是這樣。事物的好壞在互相轉換、變化,好東西並不絕對地好,它也必定會有一些缺陷;壞東西也並不絕對地壞,它也有自身的特殊用途,凡事就在於人的發掘了。

人也是這樣,每一個人都有堅強的一麵,同時也有脆弱的一麵。可是,在人們視之為脆弱的一麵當中,也往往包含著許多有用的因素。逆境和順境、失敗和勝利也都如此。每—個人都能有作為,關鍵在於自身的努力與否。

猶太民族是一個很奇特的民族,他們紀念勝利的日子,同時也紀念敗北屈辱的日子。曾經有人嘲笑猶太人,說他們是“敗北的天才”,但是,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相信一點:隻要記住失敗的那一天,就會產生出強大的力量。

在猶太社會的紀念日中,最隆重的節日應該算是“逾越節”了。這—天,是猶太人紀念他們重返以色列的日子。

在返回以色列之前,猶太人曾在埃及為奴,過著很悲慘的日子。猶太人在摩西的率領之下,越過沙漠,千裏迢迢地回到以色列,這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可是時至今日,猶太人仍然在紀念那段苦難的日子。每年到這一天,分散在各地的猶太人都召開盛大的集會,來慶祝這個“獲得解放”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