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身邊的風景(2)(2 / 3)

在逾越節的晚餐上,猶太人要吃一種很粗的麵包,這種麵包是當時猶太人在埃及做奴隸時所吃的,它代表屈辱;還有一種很苦的葉子,這種葉子很難吃,一般誰也不會把它擺在慶祝宴會的餐桌上,猶太人吃它是為了回味當時敗北的苦味。

猶太人認為,遇到的苦難愈艱深,敗北的次數愈多,就會愈堅強。

人生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是必然的,猶太人普遍地對失敗持一種容忍的、接受的態度。猶太人認為,如果一個人沉湎於成功的甜美之時,而忘掉了失敗的苦澀,那麼終有一天他會嚐到失敗的苦果。因為成功會使人鬆懈,使人自滿;而失敗卻使人緊張,使人警戒,是一個很好的老師。人們可以從它那裏學到一些本事,沒有把它舍棄的道理。並且,人應該是透過自己的經驗來學習的。

猶太人甚至還認為,失敗比成功還要珍貴。自古至今,不可能有一個人從來沒有失敗過,失敗是使人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因此,失敗不可怕,—個人若能振作起來,能從失敗中學習成功的經驗,那麼他就會像雜草—樣有用處,有作為。

猶太人能夠在接踵而來的磨難中前進,就是因為他們堅信雜草也有用處。為此,他們善於在困難和失敗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價值。

這就是猶太人不尋常的生存智慧。

心靈語思

猶太人是非常熱愛生活的,生活的每個角落都存在著閃光的真理。即使隻是一棵雜草,它也會藐視一切困難與挫折,勇敢地麵對激流前進。

11.什麼時候都不要忘了理想

理想的山峰是人們心靈的聖殿。如果你因為山路崎嶇而毀滅自己的理想的山峰,那就同毀滅自己無異!

這是一位登山家的墓誌銘:

“跟許多勇士一樣,他是人們掌聲中的成功者,歎息聲中的失敗者。”

他曾經多次征服世界的高峰,回國時受到英雄式的迎接,他登山的經過被印成專集,照片又成為報刊的頭版。

在他征服世界第二高峰的次年,又去攀登聖母峰,但不幸喪生於雪崩。噩耗傳來,許多人歎他太不知足,以致失去過去的榮譽,更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當他的屍體被人從雪裏尋到的時候,他已經被人們所淡忘,除了少數的幾名親友,他的名字已經沒有人記得。他們把登山家葬在了這個地方。

登山者攀登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一種信仰向著理想邁進的路途是一種追求!

一個人所受到的壓力和他的能力是成正比的,一個人所承受的壓力越大,他所釋放出的能量也就越大。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裏,捉到一隻幼鷹。

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裏。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散步、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

這隻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

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崖頂上,一把把它扔了出去。

這隻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居然飛了起來!這時,它終於認識到生命的力量,成為一隻真正的鷹。

心靈語思

一位心理學家說:“一個人所發揮的能力,隻占他全部能力的4%。”據說像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天才,其潛能的發揮也還不到10%。正是因為有了追求,生命才會亮麗起來。

12.人生的精彩隻要一項就夠了

人們常說“招鮮,吃遍天”。這話想必永遠不會過時。無論你是上九流之人還是下九流之輩,隻要你對自己從事的行業有所專長,精通脊髓,那麼你肯定就是此行業的一代宗師了。《莊子》一書中,有兩個技藝超群的人。一個是廚房夥計,一個是匠人,廚房夥計即那位宰牛的庖丁,匠人即那位楚國郢人的朋友,叫匠石(不一定就是石匠)。二人的共同之處,就是技藝超群,簡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先看庖丁,他為梁惠王宰殺一頭牛。他那把刀似有神助,刷刷刷幾下,一個龐然大物,便肉是肉、骨是骨、皮是皮地解剖得清清爽爽。他解牛時,手觸、肩依、腳踏、進刀,就像是和著音樂的節拍在表演。更奇的是,庖丁的刀已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已經幾千頭,而那刀仍像剛在磨石上磨過一樣鋒利。此時你看他提刀而立,悠然自得,又仔細地把刀擦淨,收好。那神氣,酗口同優雅的西班牙鬥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