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商場得失(1)(3 / 3)

布洛克找到了一份既能體現價值又能得到親情的工作,並且又博得了學生的認同。如果拋開金錢和美國的生活環境、美國人的生活觀,這無疑是十分令人羨慕的成功生活。但有誰能透過這表麵的形式理解布洛克的內心曆程呢?在我的朋友以前的那個頭兒的眼裏,錢就是一切,布洛克在他的眼裏無疑是一個笨蛋,60萬美元是一大筆財富,有了錢什麼不能得到呢?如今在很多場合,他還在嘲笑我的朋友,但他永遠也不會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富。

心靈語思

金錢不是萬能的,縱然它能購買到許多東西,可並不能買到自由、親情,同時也不能買到智慧與個性,金錢是好東西但不是卓越的。

5.西瓜與芝麻之間

很多人對自己使用的東西都有一種修補心理。我們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大局的眼光,但是有時候我們常常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

某家報紙曾經刊登過這樣一個事例:一個香港的老板來大陸投資,機器設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最好的,生產效率極高。但是有一天突然這個地方發了洪水,雖然經過奮力搶救使大部分機器脫離了險情,但是還是有一台設備沒有搶救出來。洪水退了,為了盡快恢複生產,香港老板就在當地市場上盡快采購了一台當地製造的機器來充當重任。

這台機器質量還過得去,用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不久它就原形畢露,各種小毛病開始顯現出來。今天這個螺絲鬆了,明天那個零件壞了,總得不斷修理,這樣常常影響整個生產任務的順利進行。老板想重新買一台進口的新機器,但是進口機器非常貴,再說這台機器也還能用,所以就這麼一天又一天地耗著。但是那個當地產的機器還是不爭氣,總是出毛病,而且損壞的周期越來越短。到年底一算細賬,就因為這台機器的這些各種小毛病,產量較上年度有明顯的減少,這些損失加上維修費用等,足可以換一台進口機器了。香港老板這才痛下決心,以低廉的價格把這台機器處理掉,從國外購置回一台新機器。

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少這樣的例子,為了節省一些眼前看得見的錢,而寧願去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修補那些應更新淘汰的東西,用明天的收益去做賭注:同樣道理,在做事情和用人上也絕不能有此類的湊合。

徐某出身貧寒,下過鄉,務過農,回城後當了一個小廠的出納。因為看見別人“掙大錢”,心理很不平衡,與社會上流行的“吃公款、拿公家、吃吃拿拿不算啥”的錯誤說法產生了共鳴。因此經常“化公為私”地白吃白拿公家的財、物。雖然其行為尚未觸牙已刑律,但他自己已經感覺到貪婪心理在膨脹,擔心自己最終滑進貪汙犯罪的深淵。於是,他來到心理門診,請求心理醫生予以矯治。

為克服“貪婪”,醫生運用心理調適法:①抄錄古今名人諷喻貪婪行為的名言警句,掛於床前案頭,每日朗誦用以自警。醫生鄭重地向他推薦了開國元勳陳毅元帥的《感事書懷七古·手莫伸》以為警示。②運用二十問法。在紙上連續寫下“我喜歡錢”、“我喜歡很多的錢”、“我喜歡自己是個有錢人”、“我喜歡有許多財富”、“我喜歡過有錢的生活”……要求他寫完之後思考一下,看自己對錢是否有過分的欲望,為什麼許多舉動都與謀錢有關。接著往下想,人的生活離不開錢,但這錢應來得正,不能取不義之財;錢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走,過度貪婪最終會阻礙自己的發展。然後分析自己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補償、僥幸心理呢,還是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③學會知足常樂,多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並多與不如己者作比較,以求心理安適。

經過半年的心理調適,徐某對物質利益、物質欲望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已能自覺克製貪欲,在行為上逐漸走上了清白之路。

心靈語思

見小忘大,見到眼前就忘了以後,這是一種病態心理。湊合隻能是漏洞越來越大,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千萬不能丟了西瓜撿芝麻。

6.用人不疑

1970年,亞柯卡以推銷“野馬”牌汽車的卓越才能登上了福特汽車公司總經理的寶座。亞柯卡上任後,特別強調研究今後汽車業務發展的主要趨勢,特別是今後幾年市場對汽車的需求。經過一番研究,他認為隨著石油供應的緊張,小型汽車將受到普遍的歡迎。因此他主張把錢用在研究小型汽車上,但董事長亨利·福特卻不同意他的主張。1973年阿以戰爭的爆發,使世界石油陷入危機,亞柯卡的預見得到了證實。後來,在亞柯卡的一再堅持下,一種名為“菲埃斯塔”的小型汽車問世,並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