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谘詢,偶爾會遇上有趣的事,比如小茶來谘詢的時候,我心裏一直想笑。不是嘲笑,是真覺得這件事有點意思。小茶描繪了自己遇到的一個“豆漿男”。

去年聖誕節,親戚介紹我認識了一個男孩,我們同歲,都剛工作不久。他在一家建材公司上班,月收入不到4000元,論條件基本和我相當,彼此印象也不壞。雖然交往時間不長,不算相親那次,他已經約過我五次。他人不討厭,有時還挺有意思的,也不是那種太有城府的。有一點,我覺得他這個人很小氣。第一次相親是在茶樓的包廂裏,一共有六個人,他表現還蠻大方,點了不少花茶、小吃和果盤,還給我單獨點了飲料和冰淇淋。接下來的約會,四次都是去看電影。每次看電影前,他來接我,都跟我去我單位附近的永和豆漿店吃晚飯。每次他也都先問我想到哪吃,我說隨便,他“永和”了,好像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我的感受,我也不好多說什麼。開始兩次,我很奇怪他幹嗎老去“永和”,也問過他,結果他回答:離我單位近,不耽誤看電影。說到看電影,明明在影城附近也有很多店,比如牛排西餐、海鮮自助、韓國燒烤,想快一點,也可以吃日式拉麵或者麥當勞呀。雖然我確實說過愛喝豆漿,也不用每次都喝吧?我覺得他每次都去“永和”,是因為花錢有限,如果到電影院附近不好選擇了。此外,五次約會裏,唯一一次--沒有看電影的那次也讓我很不高興。之前他發短信告訴我,他研究生考試過關了,我回短信說:下次我請客為你慶祝。結果那次吃飯沒去“永和”,去吃了西餐。吃完了,他問我:誰買單啊?我當時愣住了,他還真問。不過最後他可能看出我的態度了,還是他付的錢。閨密給他取了個外號叫“豆漿男”,還評論說,一個好男人絕對不會這麼小氣,這麼不顧女人的感受。我並不是在乎錢,隻是擔心他是個自私的人,我很猶豫是否應該和他繼續相處。

原諒我,在聽小茶敘述的時候,我一直在心裏笑,雖然完全明白小茶的感受,但我眼前始終有一個場景:一個猶疑、煩惱的小姑娘和一個渾然不覺的小夥子,相對而坐,一人麵前一杯豆漿。兩杯豆漿少了點--在二線城市中式快餐店,一頓普通的兩人餐大概要40塊上下。判斷是否小氣,要有事實依據--我們先做件呆事,算算賬,小夥子到底花了多少錢。不算茶樓相親那次,你們見了五回麵,聖誕節至今有20天。假設兩個人吃一頓飯40元,看場電影120元,加起來160元,四次約會一共640元。還有一次吃西餐,湊個整數算800元。比較保守地估計,20天花費800元,一個月是1200元。他剛工作不久,假設月工資3600元,那麼,在戀愛伊始,他要付出1/3的收入來經營感情。可惜的是,他還沒能討好女朋友,反而被認為為人小氣,不顧他人--這錢,算是白花了。按照慣例,在戀愛初級階段,男孩都要花費一定的金錢,而這種“投資”屬於高風險--不能指望保底和固定收益,最常見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若初戰告捷,接下來在戀愛進行期間,需要持續投入。最終,勝利在望時,還要有一次最大力度的投資--男孩通常要負擔大半的結婚成本。別忘了,早在最初,男方的物質條件要被女方考察和評估。

綜上所述,一個男孩的經濟實力意味著婚姻市場的競爭力,既不能不“大方”,又不能太“大方”。如果他戀愛時慣於大手大腳,為自己、為女友不“月光”不罷休,他有麵子了,你也有麵子了。往遠了看,婚後,他的收入是家庭的經濟來源之一,他的積蓄是家庭資產的一部分,他現在花的銀子,可能是你將來家裏的底子,他現在的消費習慣,可能是你將來家庭的財政危機--你又該鬧心了。我相信,你一點都沒想到這些--畢竟你不是男孩,沒有切身體會。你也不是主婦,沒有理財心得。我呢,我可是整天聽到他人的心聲,有多少小夥子跟我訴過苦呀,有多少女主人跟我抱怨老公呀。關鍵在,錢花得多不等於情用得深,你也不會因此多愛那個人一些。不然,我們豈不是應該最愛那個花錢最多的人?豆漿很便宜,卻有益女性。“豆漿男”呢,也許,某種意義上異曲同工。看得出你是個好姑娘,在乎的不是錢,是對方的品質。怎麼才能準確評估對方是否小氣、自私呢?--不難,下一次,你說,今天我們去吃日本拉麵吧,離電影院很近的。或者說,我想去牛排店,要是來不及看下一場電影好嗎?如果他立刻說,好啊,走!你大可以放心,他很尊重你的意見,希望你開心,也並不怕多花點錢。反觀現實,他每次都征求你的意見,你每次都說隨便,從來沒有表示異議。甚至還有一回,你主動提出要請客為他慶祝研究生考試通過。結果呢,你花了別人的錢,吃著不想吃的飯,質疑對方的人品,埋怨他“一點也沒注意到我的感受”,對自己說的漂亮話卻壓根不打算兌現,還一直猶豫是否要繼續相處。想過麼,你為什麼“不好多說什麼”,又為什麼要主動請客--因為,你很想給他留下賢惠、懂禮、善解人意的好印象。你還擔心他認為你不夠矜持,或者是個物質女郎。結果呢,你塑造出的形象不是真實的你,你心裏可不這麼平靜。我是女人,我懂。你希望,自己不用開口,對方能明白你的需要,恰到好處地滿足。對方呢,很簡單,他希望滿足你,所以你說什麼,他信什麼,做什麼。他聽到的是你說愛喝豆漿,你說隨便,於是他認真執行你的意願。他聽到的是下回你來請客,所以實誠地問你誰來買單(問,代表他也猶豫,不知你是否真有此意,擔心自己誤會,破壞關係--不過,這小子不大精明,缺乏社會經驗)。假如他真能了解你曲折的心思,恐怕要嚇一跳:乖乖,這女孩真複雜,口是心非,太難伺候。他還會想:她這麼物質,拿錢衡量感情,看來不好相處。你一定覺得六月要飛雪了。他冤枉、誤解你了麼?還是你誤以為男女不該平等,女人生來要被嗬護,男人活該供奉女人?這麼想,隻會把我們女人變得嬌氣、矯情、虛榮、淺薄,對身邊的男人求全責備,最終讓他們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