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1 / 1)

著手寫這本關於人生和狗的書時,我正懷著孕。

頭三個月的早孕反應很重,乏力,嘔吐,嗜睡,炎熱的夏日令我頭暈目眩,疲倦不堪,我常常對著電腦發呆,敲不出一個字來,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心裏非常著急。

朋友笑我:為什麼這次又挑中了一個不會暢銷的題材?而且還是在辛苦的孕期?

誠然,這又是一部沒有刺激情節,沒有男歡女愛,沒有隱私黑幕的平常文字,可能放在一堆五顏六色的暢銷書中是極為不打眼的,可是大腹便便的我還是堅持將它寫了出來,不僅僅為了出版,還為了對一個孩子(養狗的人都喜歡把狗狗稱作“孩子”)的紀念和交代,此外,也是給腹中寶寶的一份特殊的禮物。

與狗很有緣分,或許是前緣未了,有些恍然,又不能一一說起。

永遠不能忘記在4歲的時候遇到的那條狗。

那時家境貧寒,除夕之夜,沒有豐盛的菜肴,家人們便商議將伯父家的一條土狗處死打牙祭。那條狗很溫順憨厚,對我尤其可親,於是我和堂姐哭著將他趕出了家門,讓他逃得遠遠的。可是傍晚時,他竟然自己跑了回來,臥在門口的雪地裏,任憑我們如何驅趕也不肯離開,終於死在了棍棒之下。

臨死之時,他注視著我,流下了最後一滴戀戀不舍的眼淚。

在新年歡騰的祝福聲裏,在我和堂姐的哭泣聲中,家人們對著一鍋熱騰騰的狗肉,誰也沒有下箸。

他最終被我們埋在了菜園子裏。墳頭種了幾株月季,每逢夏日,怒放如初,鮮豔如血,像他那顆火熱忠誠的心。

那種眼神,那滴眼淚,長久地刻在我的心裏。

之後再也沒有養狗,直到我遇到阿貴和歡喜,這兩個可愛的孩子,在我初入社會、初涉婚姻這段悲喜難言的歲月裏給了我最無私的陪伴和守候。

喜歡他們的樂觀開朗,喜歡他們的不離不棄,喜歡他們在晨曦中把我叫醒,喜歡他們在暗夜裏為我守護……尤其喜歡他們的眼神,不論何時何地,不論我如何對待他們,總是澄澈明淨,眷戀柔情,不含一絲雜質,一如當年的我們,對於未來、對於人性,有著無盡的熱愛和信賴。

除了不能言語,他們對人類的愛遠遠勝過了世俗之愛,因此寫作時,我的心是柔軟的,即便因為他們而流下的淚水也是溫暖的——感謝並懷念那段有你們相伴的美麗時光;

完稿後,因為我的極度不自信,也曾把文稿交給幾個養狗或者不養狗的朋友閱覽,無一例外,他們都深深為之落淚——感謝他們的淚水,感謝他們那顆經曆了生活的磨難但同樣柔軟溫暖的心;

隻有最為了解我、素來是我的忠實讀者的先生是個例外,他一直拒絕看稿,他說,文中那些點滴悲歡會讓他想起那個丟失的孩子,就算是在人前,這個軍人出身的男人也會禁不住淚流滿麵——感謝我的先生,感謝他這兩年來在生活上、在養狗的諸多小麻煩上曾給予我的莫大支持和幫助;

感謝那些素未謀麵的愛狗的朋友們,感謝你們在我最悲傷的時刻曾給過我的安慰和祝福;

感謝龍仕林主編,感謝這位愛狗如癡的良師益友在這並不暢銷的題材、並不時髦的文字上對我的鼎力相助;

還感謝我腹中六個月的寶寶,這幾個月來,他與我心靈相通,一同感受文字中的悲歡離合,感受生命中的愛與被愛,每一次小小的胎動都是他傳遞給我的理解和愛意。

有些愛,放在心裏,就是長久。

這些愛,我會永遠銘記,等我的寶寶出生,等他能聽懂我的言語,我會跟他說起曾經陪伴過我的兩個孩子,那時,一定有細小的皺紋爬上我的額頭,有微微的笑意浮在我的嘴角,一定是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爐火旁,心底裏,隻有永恒的愛和懷念緩緩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