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ת-31(2 / 2)

即便是之前還心有懷疑的楊方亨,見此情景,也不由得露出了滿意的微笑,不時地輕輕頷首,一邊捋著胡須,一邊打量著對麵身著大明衣裝的倭國大名們,默默念叨著:

“嗯,孺子可教……”

見楊方亨心情大好,沈惟敬似乎也鬆了口氣,顯得信心滿滿。

隻是,唐衛軒卻覺得,對麵那些穿著大明衣裝的倭國大名們,似乎也並不怎麼喜歡現在身上的這身打扮。不僅是是否合身的問題,忽然換上不久前敵國的服飾,任誰也會多少有些介意吧……

而這個時候,一陣音樂緩緩響起,豐臣秀吉的身影,也出現在正座的主位之上,眾人定睛一看,不由得都有些吃驚:

隻見豐臣秀吉本人,頭戴七旒皂皺紗皮弁冠,內著素白紗紅領黻文中單,外穿五章娟地紗皮弁服,下著纁色素前後裳,腰係紅白素大帶,腳穿大紅素紵絲舄,腰佩青玉佩,居然也換上了為其準備的大明官袍衣帶。

在向客席上的大明使團一行點頭致意後,豐臣秀吉便這樣身著大明冠服,鄭重宣布晚宴正式開始。

隨著這一聲令下,不僅各色美味佳肴不停地由侍女們緩緩端出,依次放置在每人麵前的小桌上,而為晚宴所準備的歌舞,也隨即開始上演。

令楊方亨更加喜出望外的是,首先上演的歌舞,竟完全是大明中土之風的雅樂。望著這番情景,恍惚間,幾乎如同身在大明朝堂之中一般……

在小西行長的轉譯與帶動之下,觥籌交錯間,賓主的氣氛也是相當的融洽。不僅豐臣秀吉和倭國諸大名不時舉杯,楊方亨也微笑著還禮回敬,雖然語言上有所障礙,但是眼看倭國的主要大名們、甚至包括豐臣秀吉本人在內,都已如此恭敬地換上了大明服飾,楊方亨也是覺得此番議和已是圓滿完成了皇上和朝廷交給的任務。加上歌舞助興與美酒相伴,楊方亨也逐漸興高采烈起來,雖然不失禮數,但漸漸地臉上也露出了微醺之色。

而沈惟敬更是誌得意滿,主動連連舉杯,向主位上的豐臣秀吉和對麵的倭國大名們直接用倭語說著什麼,雖然不清楚內容,但是對方同樣豪情萬丈地一飲而盡,麵露欣喜的微笑,也足以證明,倭國一方似乎對本次議和的結果,也是相當的滿意。

就這樣,足足暢飲了一陣後,酒宴的氣氛越來越濃,在大明雅樂悠然結束之後,豐臣秀吉忽然麵帶醉意地站起了身來,遙遙晃晃地走到了宴席的正中位置,並從袖子裏掏出了一隻白紙扇。正在大明使團一行不解其意之時,一陣倭國風格的清雅之音緩緩響起,簡單地一拍一敲間,豐臣秀吉竟緩緩展開手裏的白扇,握於手中,伴著音樂,一本正經地親自舞起了扇子、以助酒興……

而與此同時,年事已高的豐臣秀吉不僅親自在眾人麵前舞起了扇子,口中也一樣念念有詞地念叨著什麼歌詞……

而周圍的倭國眾大名,也隨即紛紛附和,一同輕聲唱了起來。

不過,不同於大明之樂,這倭國的樂曲總讓人感到有些壓抑與沉悶。尤其是對於不懂倭語、根本不知豐臣秀吉和一眾倭國大名在那裏唱些什麼的大明使團而言,就更覺得有些無聊了。隻見豐臣秀吉拿著個扇子,在哪裏來回走動,邊走邊舞,神情慷慨激昂,一旁的倭國大名們隨聲唱和,也是如癡如醉。

唐衛軒仔細聽了聽,不知為何,似乎覺得有些耳熟,而此時,隻聽一旁已然成竹在胸、醉意盎然的沈惟敬,也跟著用手中的筷子在酒杯上打著節拍,輕聲哼道:

“人間五十年——如夢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壯士何所憾——”

聽著這氣勢豪邁的歌詞,唐衛軒倒也有所觸動。而沈惟敬唱罷了一遍,便醉醺醺地扭頭看了看唐衛軒,哈哈大笑著拍了拍唐衛軒地肩膀,如此說道:

“哈哈,怎麼了?唐兄弟,你難道忘了這首《敦盛》了?咱們在名護屋時,就曾聽過的啊……”

哦,對啊——

聽到沈惟敬的提示,唐衛軒才忽然想了起來,上次去名護屋時,好像也的確聽過這首樂曲。不過,為何在場的倭國大名如此愛聽,唐衛軒倒是不太理解。

眯著眼看了看一臉不解的唐衛軒,沈惟敬笑嗬嗬地講道:

“嘿嘿,這背後的故事,也是沈某後來才知道的。唐兄弟數次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對這背後有名的故事,想必也會很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