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此言,再轉頭看一眼解生所部騎兵們那怪異的驅趕舉動,倒是正符合程子頤所描述的這種戰法!看來,西北軍的騎兵們是發覺了僅僅借助馬力、也難以先一步趕到渡橋,所以便轉換戰術,利用被驅趕著的倭軍潰兵,去衝擊渡橋對麵立足未穩的倭軍援兵!
見連一向看不慣自己的程本舉望著戰場的方向都禁不住連連點頭,程子頤也是自從在倭語一事上有所愧疚後,再度覺得自己終於又派上了些用場,於是繼續侃侃而言介紹道:“晚輩也是從書上讀來的,這戰術本是隋代時的大將軍王——楊爽所創。戰法的精髓之處就是驅趕潰兵來衝擊敵軍的本陣。這個戰術還有個頗為文雅的名字,隻可惜,晚輩隻模糊地記得頭兩個字是‘倒卷’,但是後麵就……”
“倒卷珠簾。”程子頤話音未落,卻聽唐衛軒似乎想起了什麼,微微一笑,靜靜地說道。
“啊,對!就是‘倒卷珠簾’!”程子頤經這麼一提醒,也是一拍腦袋,終於想了起來。
“不愧是唐兄,原來你也知道……”程本舉笑了笑,望著前方被明軍騎兵們驅趕著的倭軍潰兵,已然成為了明軍的‘開路先鋒’,不禁越發地充滿了自信,鎮定自若地說道:“看這情形,長年在草原、邊塞作戰的西北軍,對這套‘倒卷珠簾’戰術運用得倒是頗為熟練。原來,我還真是錯怪他們了。如此一來,看來是勝局已定了。若是再趁勢擊潰了那數千特意趕來送死的倭軍援兵,回頭上奏朝廷的戰報裏,倒是可以好好再為西北軍多誇讚幾句……”
望著前方明軍鐵騎所卷起的攻勢簡直勢不可擋,觀戰之人基本也大多都持相同的看法。
不過,此時的唐衛軒,卻依然沒有掉以輕心,仍是微微皺著眉頭,緊盯著戰場上的一舉一動。若是沒有這支姍姍來遲的援軍,那支數百人的倭軍先鋒隊必然是全軍覆沒無疑。可如今畢竟又有這樣一支生力軍趕到,勝負之算自然也多了幾分變數。是否能乘勝再次破敵,唐衛軒心中並無十足的信心……
見唐衛軒這副樣子,程本舉不由得微微一笑,問道:“怎麼,唐兄,如此局勢,那些倭軍難道還有什麼翻身的可能啊?擋在西北軍鐵騎前麵的,可都是他們自己的潰兵。我看,是沒有什麼破解之法,而隻能跟著一起掉頭就逃了……”
程本舉這麼一說,倒也提醒了唐衛軒。隻見其默然沉思著,如果自己是此時即將趕到的倭軍將領,麵對對手所用的這一招,又該用什麼破解之法呢……?
眼看著衝在最前的一支以鐵炮隊為主的援軍已經扒開了潰兵,氣喘籲籲地趕到了渡橋的另一側,準備布陣,唐衛軒心中也忽然之間萌生了一個對抗解生所部“倒卷珠簾”戰術的辦法。隻是,這個方法未免毒辣了一些,甚至若是有朝一日,唐衛軒自己置身於那樣的情形下,恐怕也未必能下得了那樣的狠心……
但是,望著渡橋那側的倭軍援兵們所列出的陣勢和準備迎擊明軍所作的緊急準備,唐衛軒深深地咽了口唾沫,眉頭不禁皺得更緊了一些,同時更是憂心忡忡地說道:“看來,這一回,解將軍他們未必能夠借助那些潰兵、一舉奪下渡橋了……”
嗯……?!
聽到唐衛軒這樣講,程本舉和程子頤都是頗為不解。雖然倭軍的一部似乎已在渡橋另一側列陣,甚至點燃起了鐵炮上的火繩,隨時準備齊射。但是,眼看著被明軍刻意趕著的一大波潰兵們即將湧上渡橋,而在過橋之後,即便倭軍用鐵炮齊射,首當其衝的也是充作明軍‘人肉盾牌’的倭軍潰兵們,經由這些潰兵的衝擊,恐怕對岸的倭軍陣勢也必將四分五裂、支離破碎。到時,明軍騎兵們再趁勢揮刀躍馬、掩殺過去,豈有不勝之理?!
想到這裏,又見潰兵們已經開始紛紛湧上渡橋,關鍵的一刻就在眼前。程本舉和程子頤也不再作聲,屏氣定神地凝視著那座勝負攸關的渡橋,等候著那期待中大破敵軍的一幕。
隻是,令人頗為意外的是,對岸為首的那名倭軍將領竟然還不待自家潰軍過橋,卻已然舉起手中的武士刀,嘶吼著大喊了一聲,仿佛是下定了決心,下達著什麼命令。而其麾下的倭軍鐵炮隊們,似乎也是愣了一愣,但是在嚴令之下,也隨即紛紛舉起了手中的鐵炮,對準了狹窄的渡橋上,那些精疲力竭、還在渴望求生的自家潰兵們……
難道——?!
就在程本舉和程子頤倒吸一口冷氣之時,唐衛軒不禁默默地歎了口氣,將目光稍稍從那渡橋之上移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