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做自了漢(1 / 1)

黃檗希運禪師自幼出家為僧,後來得道開悟,住持黃檗山,是中國禪宗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有一次遊天台山時,碰到一位舉止非常奇特的同參,兩人相約一同到處參學。當他們來到一條小溪前時,正好溪水暴漲,這位同參叫黃檗禪師一起渡河。

黃檗禪師道:“溪水這麼急,能渡過去嗎?”

同參沒有回答,隻是提高褲腳過河。過河時,好像走在平地上一樣輕鬆自如,不但邊走邊笑,還邊回頭招呼黃檗禪師:“來呀,來呀!”

黃檗禪師見狀喝斥道:“嘿!你這小乘自了漢。早知你有神通,便把你的腳跟砍斷。”

同參被他喝斥的語言感動,尊敬讚歎:“你真是大乘法器。”說著便消失了。

養心法語

佛教裏有大乘、小乘,小乘先重自度,大乘則重度他。就像我們要到其他地方去,小車隻能載少數人,大車則能載很多人。這位同參是一位小乘的聖者,見到溪水暴漲,自己渡河過去,卻沒有幫助別人。所以佛教裏經常批評小乘的聖者,縱然他們得道,也不及初發心的大乘修行者。因為小乘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作風,永遠不能成佛。自己未度,先能度人,才是菩薩發心。

有些人一入佛門,歡喜閉關,就住到山裏。其實,沒有先累積很多的福德因緣如何悟道?就算得道了,難道忍心讓眾生在生死中沉淪?希望參禪的學人能發大乘心,行菩薩道;所謂“道在眾生中求”,離開了菩提心,怎麼能成就無上佛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