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茶之恩(1 / 1)

五代的法眼文益禪師,是餘杭(今屬浙江)人。

他七歲出家,最初學習戒律,後來到長慶慧棱禪師門下學習禪法,久未契入禪旨。在偶然的因緣下,文益禪師遇到了羅漢桂琛禪師,受他的禪法點撥,於言下契悟,而成為他的法嗣弟子。得法之後,因南唐國主李氏的禮遇,被迎請到金陵(今江蘇南京),住持報恩院,並且賜號“淨慧大師”。

有一天,一名雲水僧到文益禪師的道場參學。文益禪師和他見了麵,就問他:“你不遠千裏來到這裏,是為了什麼事呢?”

雲水僧恭敬地回答:“學人是來報恩的。”

文益禪師問這名禪僧:“你向何人報恩?要報什麼恩惠?”

雲水僧回答:“向老師報恩。”

文益禪師說:“我對你沒有什麼恩惠可言!”

雲水僧又說:“祈請老師慈悲,受學生報恩。”

文益禪師點點頭,把手一揮,說:“好吧!那麼就喝茶去。”

雲水僧說:“感謝老師的‘一茶之恩’。”

養心法語

在中國,有“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說法;在禪門,趙州禪師對於前來參問的人,也都叫他們“吃茶去”。文益禪師叫雲水僧“喝茶去吧”,雲水僧回答“感謝老師的‘一茶之恩’”,可能大家沒有想到還有這種“一茶之恩”。

一般說來,報恩都報在之後,可是這名禪僧還未飲茶,卻要報“一茶之恩”,可見禪門不是時間顛倒,而是已泯滅時空人我。這名雲水僧對文益禪師有一定的敬仰和歡喜,所以他的“一茶之恩”,不也和“滴水和尚”的故事是一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