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積極主動就成功了一半
主動,要求我們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我們天天喊著要改變生活,要取得成功,但一個被動者是不可能改變自己命運的。
當你發現自己陷在一種無能為力的生活境地時,你首先要有勇氣走出這種生活,而走出這種生活又需要你放棄原來的既得利益和習慣。人最壞的習慣之一就是抱住已經擁有的東西不放,其實一個人隻要舍得放下自己的那點小天地,就很容易走進宇宙的大世界。這個世界為你準備的精彩很多。同樣都是人,有的人一輩子活得充滿快樂、驚喜和收獲,而有的人卻活得充滿平庸、無聊和失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被動的生活已經變成了生活的一種行為無意識,我們像牛一樣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牽著鼻子向前走或原地轉圈子,但由於被牽的太久了就忘了我們是被牽著鼻子在生活,有時候不被牽著還感覺不舒服。比如我們每天晚上的大部分時間都被電視機所消滅了,我們打開電視不斷地換著頻道,很少能看到實實在在的有意義的節目,一晚上的寶貴時間就這樣被浪費掉了,到最後很多人都得了電視被動症,在電視上學不到任何東西,離開了電視又活不下去。假如有一天晚上突然停電沒法看電視了,我們就會像沒了魂的幽靈,整個晚上晃來晃去不知所措。英語中有一個詞用得很形象,把對人沒好處但又能牽著人的鼻子走的東西叫“hooked on", 意思是被鉤住了,就像一頭豬被鉤住了,那離被屠宰的時間就不遠了。
人之所以被動,主要的原因是心中沒有真正重大的事情要做或心中沒有遠大的目標要實現。一個沒有自己航向的人是最容易隨波逐流的人,也是最容易被各種瑣碎的事情所誘惑的人。
究其原因,主動擁抱生活和被動接受命運是這兩種人的分水嶺。
要改變命運,先要改變心態
◆ 傑克?坎菲爾給青年人的忠告:心態對於青年人來說太重要了——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所以,要改變命運,先要改變心態。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賺更多的錢,擁有不錯的工作,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身體,整天快快樂樂地過著高品質的人生,似乎他們的生活就是比別人過的好。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隻能維持生計。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為什麼有許多人能夠獲得成功,能夠克服萬難去建功立業,有些人卻不行?
不少心理學專家發現,這個秘密就是人的“心態”。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也就是說,心態決定命運。
英國著名文豪狄更斯曾將說得經典: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都更有力量。這句不朽的名言告訴我們一個真理:由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幸福和財富;而消極心態會剝奪對我們的生活有意義的東西,即使人生已經到達頂峰,它也會把我們從頂峰上退落下來,使我們跌入低穀。
大概是40年前,福建某貧窮的鄉村裏,住了兄弟兩人。他們抵受不了窮困的環境,便決定離開家鄉,到海外去謀發展。大哥好像幸運些,被奴隸般賣到了富庶的舊金山,弟弟被賣到比中國更窮困的菲律賓。
40年後,兄弟倆又幸運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們,已今非昔比了。做哥哥的,當了舊金山的僑領,擁有兩間餐館,兩間洗衣店和一間雜貨鋪,而且子孫滿堂,有些繼承衣缽,又有些成為傑出的工程師或電腦工程師等科技專業人才。
弟弟呢?居然成為一位享譽世界的銀行家,擁有東南亞相當分量的山林、橡膠園和銀行。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們都成功了。但為什麼兄弟兩人在事業上的成就,卻有如此的差別呢?
兄弟聚頭,不免談談分別以來的遭遇。哥哥說,我們中國人到白人的社會,既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才幹,唯有用一雙手煮飯給白人吃,為他們洗衣服。總之,白人不肯做的工作,我們華人統統頂上了,生活是沒有問題的,但事業卻不敢奢望了。例如我的子孫,書雖然讀得不少,也不敢妄想,唯有安安分分地去擔當一些中層的技術性工作來謀生。至於要進入上層的白人社會,相信很難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