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說服的技巧4(1 / 3)

4

不難看出,上述領導都用了“家庭式”的指責法。那科長如同嚴父,一點也不給下屬麵子,搞得小王非常狼狽,失去了搞好工作的信心。高經理是“婆婆嘴”,事無巨細,嘮叨個沒完。老張則像個教子無方的慈母,對不聽話的孩子束手無策。

下屬不是孩子,既不可以溺愛,也不可以過分嚴厲。像那個科長,應該對小王說:“你的字寫得太潦草了,打印起來有困難,希望你重新謄抄一下。另外,你經常要搞這類工作,有空的時候可以練練字。”這樣,該表達的意思都表達清楚了,卻不至於讓下屬下不來台。高經理對那些小事,則應該視若無睹。假若覺得有必要整頓,不如幹脆把全體人員召集起來,說一下勞動紀律和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的問題。既能解決問題,又不顯得婆婆媽媽。張主任對小陳則應該嚴肅點,國有國法,廠有廠規。屢教不改要受相應的處分,哀求苦惱隻會喪失威信,而收不到好效果。

家庭和工作場所不同。家庭是由有血緣關係的人組合而成的,由親情緊緊維係著。這和以勞動契約為基礎而結合的工作關係根本不一樣,即使工作場所的氣氛非常平穩,也不可能像一家人。

在家庭中,再沒有道理的指責,都因為親情而得到諒解、理解,好管閑事也不會引起反感;在工作中,不適當的指責會給雙方帶來的損害,日後不管你怎麼苦心挽回,要恢複都是困難的。領導者應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

13.指責必須要有針對性

訓誡部屬並非出於個人好惡,而是應將其視作達到目標的方法;沒有效果的指責方式是徒勞無功的。以下是一些領導訓誡部屬有的放矢的要點,可作為參考。

第一,正確地把握應該責備的事實。

也就是說對事情采取客觀的態度,使被訓誡之人能心服口服。

第二,不要舊事重提。

不要喪失時機,不要舊事重提,保持事情的新鮮感。

第三,掌握要點,目的清楚。

一件事情在一次訓示中交代清楚,不要累積多項。衝動式的責備方式絕對要避免。要時時自問:“我對部下之責備是否有助於達成企業目標?是不是意氣用事?”為公的信念越堅定,越能給部下強烈的印象。

身為領導對上述三項要點必須有正確的認識,作為指責部屬的心理準備。但是單牢記這些項目,依照順序實行’,也無法達到好的水準。一個精明能幹的領導必須具備多種臨時應變的能力,事情一發生,馬上有能力指正。

去除雜亂觀念,一心一意隻為達成目的而努力。若具有這種精神,適時、適當的指責方法會自然產生。不僅指責,任何事都須先定下目標,然後再尋找達成目的之手段,自然能找出無數條道路。沒有目標的思索方法是難以奏效的。

我們經常可以發現,領導責備部屬不是出自糾正過失的動機,而是由於怨恨,雖然我們常自我告誡,不可因怨恨而罵人。開始時,也許的確是想糾正對方,指責一兩句就算了。但因對方態度不好可能使你脾氣頓時發作起來。結果原本一兩句就完了事,卻越罵越離譜,最後竟連他的態度一起罵起來了。這時已超越了指責的範圍。

若部屬一再反駁,領導應切記:要說明事實,絕不可走到老路上。如果說出超越主題的話,那就難免形成雙方的爭論,而不是領導對部屬的指導。而且即使在爭論中贏了部屬,也隻不過使自己更像個莽夫罷了。你要找理由說明自己是對的,部屬也要找出許多理由反駁領導。一旦部屬占了上風,那麼他就可能在同僚中吹牛:我“擊敗”領導了!

在雙方即將展開爭執時,作為領導應堅定告誡他:“你做的這件事錯了,不改正不行!”或是簡單地說:“我說的是……”,其餘的話不必多說。

許多部屬會利用領導罵人的機會,找出空隙發泄他平日的不滿。遇到這種情形時,你不可采取靜聽的態度。所以姿勢也十分重要,絕對不可讓部屬坐著接受指責——這點要注意。當對方想找麻煩時,領導最好采取俯視的姿勢,在對方想開口說話之前,先表示自己的意見,然後立刻站起來。這樣有時反而有效。領導切不可因對方的態度、言辭而走上岔路。

指責部屬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所以有些領導對部屬的錯誤往往視若無睹,這是很要不得的。即使你不善此道也要鼓起勇氣,不可漠視不理。

對部下之責備是否有助於達成企業目標?是不是意氣用事?”為公的信念越堅定,越能給部下強烈的印象。

身為領導對上述三項要點必須有正確的認識,作為指責部屬的心理準備。但是單牢記這些項目,依照順序實行,也無法達到好的水準。一個精明能幹的領導必須具備多種臨時應變的能力,事情一發生,馬上有能力指正。

指責部屬實在不是件簡單的事。所以有些領導對部屬的錯誤往往視若無睹,這是很要不得的。即使你不善此道也要鼓起勇氣,不可漠視不理。

14.說服別人先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領導者也是凡人,也有心情好壞的變化。比如,昨天晚上和妻子吵了嘴;或者剛從電話裏得知兒子數學考試又開了“紅燈”;或者原有的訂貨單位突然取消訂貨;或者剛受到上司的一頓批評;再或者什麼事也沒有,就是情緒低落,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

領導處於這種心理狀態時,下屬做錯了事或批評下屬時對方態度惡劣,便容易衝動罵人。往往在怒不可遏的情況下,說出許多不該說的話,事後又悔恨莫及。

要請別人原諒,不是容易的事。人總希望他人能以寬容美德對待自己,但又常常不肯真正原諒別人的過錯。即使嘴說原諒,心裏仍在想:“這家夥,罵我罵得這麼難聽,你氣出完了,就來叫我原諒,有這麼容易嗎?”有時想原諒對方,潛意識中卻仍耿耿於懷。一遇到合適的時機,反感又會湧上心頭。所以,領導者在遇到麻煩,或心情不好的時候,尤其應該警惕,不要隨意發脾氣,發脾氣的結果往往不可收拾。

領導者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怎麼能有效地控製住自己,不發脾氣呢?除了加強意誌的力量外,還有幾種辦法也行之有效:

第一,化人為物。

暫時把四周的人統統當物看(這裏不含有不尊重人的意思)。生氣全是因人而起,有人使你不滿意了,他的臉、甚至他的一撮胡子也會使你大生反感。所以不妨把對方視為物品;對桌子椅子或機器電腦,有什麼氣可生?這樣就可使你在發脾氣前有一段緩衝,用比較客觀、公平的標準來看問題。

第二,調試呼吸。

深呼吸,使上衝的血液得以緩和。命令自己放鬆,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吐出來。然後說:“我不生氣。我心情很平和。”(必須說出聲音來!)如此重複數次,必能使胸中忿悶舒解,甚至徹底舒解。

第三,運動轉移法。

你不妨請幾小時假,去跑步或打球或遊泳,什麼運動都行。必須做到大汗淋漓為止,然後用熱水衝浴,換上潔淨寬鬆的衣服,最好再到美發廳做一下頭發。隨後你一定會覺得心情不那麼壓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