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說服的技巧18(1 / 3)

20

富蘭克林實在是深諳說話的重要,避免使用肯定的字眼來說服別人接受他的觀點,以免造成抗拒。在我們的生活裏,有一個詞頗具殺傷力,可是我們用得太習慣而渾然不覺,這個詞就是“但是”。如果有人說:“你說得有道理,但是……”你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嗎?他是指你說的沒道理或不相關。“但是”這個詞具有否定先前所說的意義。如果有人在同意你的觀點之後,再加上“但是”這兩個字,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可能你心裏並不痛快。如果你把“但是”這個字替換成“也”的話,會有什麼結果呢?如果你這麼說:“你說得有道理,我這裏也有一個蠻有道理的看法……”或“那是個好主意,我這裏也有一個蠻好的主意……”你想想會有什麼結果呢?這兩句話都是以同意對方觀點開頭,然後給自己的觀點另開一條路,但並沒有造成對方抗拒的心理。

我們要牢牢記住,在這個世界裏沒有永遠抗拒的人,隻有頑固且不具彈性的溝通者。就像有些話會必然地激起聽者的抗拒,然而也有些話能使聽者敞開心扉,願意與你溝通。

如果你懂得溝通的技巧,完全可以在堅守原則的立場下,既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也沒有激起他人的反對,為了做到這一點,下次你可以試試下麵這三句話:

“我感謝你的意見,同時也……”

“我尊重你的觀點,同時也……”

“我同意你的看法,同時也……”

在上麵的每一句話裏,你都表達了三樣事。第一,你能站在別人的立場看這件事,而不以“但是”或“不過”的字眼來否定或貶抑他的觀點,因而達成契合;第二,你正建立一個使你們攜手合作的架構;第三,你為自己的看法另開一條不會遭遇抗拒的途徑。

比如,如果有人對你說:“你百分之百的錯了。”而你反頂了一句:“我沒錯!”你認為雙方能平心靜氣地談下去嗎?自然那是不可能的,這時反倒會有衝突、有抗拒。相反的,如果你這麼說:“對於這件事,我十分尊重你的看法,同時也希望你能站在我的立場聽聽我的看法。”注意,在溝通時你無需讚同他的主張,但是你一定得尊重他的立場,因為畢竟各人有各人的認知方式和情緒反應。

你也可以尊重別人的意圖,例如,經常有人因為對某件事意見相左,繼而不尊重別人的意見,甚至聽而不聞。如果你能參考上麵的句式,你就會注意他的意圖而不在意他所說的,在這種理性反應下,便能尋出一些新的溝通方式。假設你與某人在核武器問題上相互爭論,他主張建立核子打擊武力,而你主張凍結核子武力。雖然你們的看法是南轅北轍,但是出發的動機卻是相同,都希望確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以及世界的和平。因此對方如果這麼說:“要想解決兩強的核武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蘇聯知道美國的核子武器足以毀滅對方。”這時你可別跟他爭論,相反的你應站在他的立場說道:“我十分感謝你如此關心下一代的安全,同時我也相信除了用核武嚇阻蘇聯之外必然還有其他的方法。”當你采用這個方法溝通時,對方必然覺得受到尊重,也就不會產生爭執。這套方法你可用之於任何人,不論對方怎麼說,你總能找出他值得尊重、感謝、同意的觀點。你不會跟他有任何的爭執,因為你根本就不打算爭執。

〖ML〗〖BT3〗19.善於運用通俗易懂的比喻來說服

有句古話叫“不看你說的什麼,隻看你怎麼說的”。同樣一個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不同的說法有不同的效果。與人交流時,不要以為內心真誠便可以不拘言語,我們還要學會委婉藝術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一句話到底應該怎麼說,其實很簡單,你隻要設身處地從他人的角度想想。

人際交往中的真誠不等於雙方直接簡單、毫無保留地相互袒露,它要求我們本著善意和理性,把那些真正有益於對方的東西係上美麗的紅絲帶送給對方。

1940年,處於前線的英國已經無錢從美國“現購自運”軍用物資,一些美國人便想放棄援英,看不到唇亡齒寒的嚴重態度。羅斯福總統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傳《租借法》以說服他們,為國會通過此法成功地造設了輿論氛圍。我們佩服他的政治遠見和麵臨重重障礙也要堅持正確主張而說真話的堅定品格,也不得不歎服他高超的說話技巧。羅斯福並未直接指責這些人目光短淺(這樣隻能觸犯眾怒而適得其反),而是妙語連珠以理服人。他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深入淺出,通情達理,輕鬆自如,貼近人心,使人不得不服:

“假如我的鄰居失火了,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澆花園、的水龍帶,要是給鄰居拿去接上水龍頭,我就可能幫他把火滅掉,以免火勢蔓延到我家裏。這時,我怎麼辦呢?我總不能在救火之前對他說:‘朋友,這條管子我花了15元,你要照價付錢。’這時候鄰居剛好沒錢,那麼我該怎麼辦呢?我應當不要他15元錢,我要他在滅火之後還我水龍帶。要是火滅了,水龍帶還好好的,那他就會連聲道謝,原物奉還。假如他把水龍帶弄壞了,他答應照賠不誤的話,現在我拿回來的是一條仍可用的澆花園的水管,那我也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