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諸葛救皇(2 / 2)

諸葛怡一聽,便將木匣遞給朱允文道:“這是我家公子派我還交給你的,我家公子說讓我務必交到您手裏。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在最後關頭趕到了,不然可真不知道怎麼向公子交代了。”

朱允文一聽,疑惑的問道:“你家公子,他是誰?這裏麵又是什麼?”

“這裏麵到底是什麼,我也不知道。皇上您看看不就明白了嗎?至於我家公子,皇上還是不知道為妙。”諸葛怡笑嘻嘻的道。

“打開來看看吧!”朱允文將木匣遞給太監王鉞道。但是木匣的鎖是以鐵汁灌注,三個人怎麼用力也掰不開。

“算了……不必強求。”朱允文倒在龍椅上絕望的道。

諸葛怡笑了笑,將木匣拿了過來,運氣一吸,木匣便被截為兩截。眾人一看,隻見裏麵並排放著三副袈裟,僧靴僧帽,一把剃刀和十錠銀子,還有三張度牒,上麵分別寫著‘應文,應能,應賢’三個名字。

王鉞近前一看,裏麵還有一封書信,遂連忙遞給朱允文道:“陛下,還有一封信。”朱允文接過打開一看,隻見上麵以朱紅色小字寫著“應文從鬼門出逃,餘人從禦溝出走,切記!”

朱允文看完便下定決心的道:“朕決不出逃!”

“這可是公子專程讓我從千裏之外送來的,現在可由不得你。況且作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皇孫,你就必須學會能屈能伸。別說是作和尚,就是做乞丐那有如何!”諸葛怡在旁邊大叫道。她雖然現在才八歲,可是經過諸葛亮四年的細心栽培,智謀已有小成,小小的激將之法,她已熟練運用。

“唉……”朱允文覺得這根刺實在太重了,直接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

“陛下,別再想了。叛軍就要攻進來了。再不走,就要遲了!”王鉞連忙上去勸道。

這時楊應能撿過上麵有‘應能’的玉牒道:“微臣的名字叫應能,注定要和陛下同甘共苦了,這玉牒我收下了。”

葉希賢也拿起‘應賢’的玉牒道:“微臣名叫希賢,應該就是應賢吧!”說完便將其放入懷裏。

“冥冥之中仿佛早有定數……唉!”朱允文於是想大家點了點頭。

接著諸葛怡便為三人削去了頭發,並替他們易了容。朱允文看著滿地的長發,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我朝與佛還真是有緣呀!”

仰望長空,頓時仿佛若有所悟。帝位,權力,金錢,美女皆如浮雲一般虛無縹緲,可以在一夕之間化為虛有。於是感慨的道:“萬物皆是空啊!”發落,心也定了!

應賢,應能兩人一照鏡子,頓時被嚇了一跳,兩張陌生的麵孔呈現在眼前,過了一會兒應能大叫道:“我怎麼變成這麼一副樣子了!”

“嘻嘻嘻……你驚訝什麼。這隻不過我給你們易了容罷了,不然你們出去,不被抓著才怪!”諸葛怡坐在一旁笑著道。

“啊……”眾人都倒吸一口冷氣,沒想到諸葛怡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能耐,她家公子到底是何方神聖,唉……罷了!

朱允文站起身來,親自點了一把火,赤紅的火光衝天而起,卷卷濃煙直衝天際。從宮外吹進的北風,將火勢繚繚的掀了開來。宮殿順速的落到熊熊烈火大火中,大火燒了整個乾清宮,也燒掉了文治一朝。

朱允文看著這裏的一草一木,淚流滿麵。“走吧,陛下!”太監王鉞拉著朱允文便奔想鬼門。諸葛怡見事情已辦好,也縱身飛上城牆,向城外奔去。

朱棣來到乾清宮時,大火已被燕軍撲滅。幾名士兵從火堆裏拔出一具屍體,早已燒得麵目全非,朱棣一看鐵青著臉問道:“就這一具屍體嗎?”

士兵連忙回答道:“稟殿下,就這麼一具!”

“這會不會是朱允文的屍體呀?”這時朱高煦(諸葛亮的二哥)在朱棣的耳邊突然道。

朱棣打心眼裏不相信那具屍體是朱允文的,但又不得不承認,如果讓天下人知道朱允文沒有死,那天下就有可能借故迎立複辟,自己這皇帝也就不容易當了。想到這些遂點了點頭道:“嗯,我想應該是吧!”就這樣讓朱允文逃過了一劫。

隔天,朱棣便榮登大典,定年號為‘永樂’,封徐氏為皇後,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為漢王,朱高燧為趙王,至於諸葛亮則被封為安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