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策略叫妥協24(1 / 2)

第三章 用妥協的智慧打造不一樣的人生 風頭出盡散人氣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若想要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做到保全自身、適者生存,就應該懂得適時低調。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夠冷靜、務實地做人,這也是低調做人的必備要求。

一個有才華的人要做到不露鋒芒,不但要戰勝驕傲自大的病態心理,凡事狂妄、咄咄逼人的張揚行為,還要養成謙虛讓人的美德。凡事低調一點,才能夠避開意想不到的冷箭;不露鋒芒、不搶風頭,才可以在“林”中獨秀一枝,才可以解得開天地所布下的羅網。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一天,國王與許多人一起出遊,他們穿過一片茂密的森林,來到一座景色迷人的大山上,山上住著很多小猴子。

國王與隨行人員沿著小路踏上山來,小猴子們見到行人後便紛紛向四處躲藏起來。然而,卻有一隻小猴子不但不逃走,反而跟隨著國王,從一棵樹上蹦到另一棵樹上,好像是在引起國王的注意。

國王沒想到會有小猴子在身後跟著他,他走著走著,突然決定在此打獵助興。國王拿出弓箭,拉滿弓,然後向遠處射。沒想到這隻小猴子竟然跳了起來,朝著國王射出弓箭的方向衝了過去,它恰好接住了那支箭。

國王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又拿出一支箭,搭到弓上,選了一個距離猴子比較遠的一棵樹,上麵站著一隻紅嘴巴的鳥。

國王的箭迅速地朝著紅嘴巴的鳥射去,但是小猴子的反應非常靈敏,幾乎是與箭同時騰空而起,向箭的方向迅速飛躍過去,不偏不倚,恰好又把箭抓到了手裏。小猴子用手舉著國王的那支箭,搖晃著腦袋,滿臉的得意,似乎在向國王挑釁。

國王看著這隻淘氣的小猴子,很生氣,他召集隨從們一起準備好弓箭,然後一聲令下,隨從們向著小猴子的方向萬箭齊射,小猴子來不及躲閃,被亂箭射死。

國王看著被射死的小猴子,沉思了片刻,然後說道:“這隻猴子本來很有靈性,動作靈巧、敏捷,若是再多修煉幾年,必成大氣,但是遺憾的是,它總想炫耀自己,這是過分炫耀自己的下場。”

樹大招風,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他們不會處處顯示自己比別人有能耐,特別是關鍵時刻,都會小心謹慎地展現自己的才華,以避免惹火燒身,這樣做人才不會吃虧。

好多人往往追求個性張揚,喜歡率性而為,不懂得委曲求全,結果卻處處碰壁,甚至惹禍上身。做人處世,適度地保持生命的低姿態,對於許多事情,要明白一些輕重,分清一些主次,學會內斂,少出風頭,可以避開一些無謂的紛爭,避開意外的傷害,更好地保全自己,發展自己,成就自己。

後退是一種策略

當前麵的路被一座山擋住,我們隻能繞過去。這樣雖然要多走一些路,但卻能保證到達目的地。因此,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不懂得後退是不行的。後退是一種策略。不懂得後退的人,往往難以達到目的,還可能碰得頭破血流。

後退就得有犧牲。中國象棋中有“丟車保帥”一招。丟了帥,就等於認輸,因此為了保帥,丟車是在所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