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妥協的智慧打造不一樣的人生 善於分享榮耀,躲避麻煩
在榮譽麵前,正確的對待方式應該是:感謝、分享、謙卑。與人分享榮耀,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一項大智慧。
美國羅伯德家庭用品公司,自成立以來,生產迅速,呈直線上升,每年利潤以18%至20%的速度向上增長。究其原因,是因為公司建立了利潤分享製度。每到年終總結時,公司管理者都會把公司在一年中獲得的利潤,按比率平均分配給每一個員工,這就給員工灌輸了這樣一種思想:公司獲得的利益越多,自己分到的越多。“水漲了,船自然會升高。”因此,每個人都積極主動、任勞任怨地為公司創造利益,時不時地還要為公司的發展提些意見,指出產品存在的缺點與毛病,想方設法加以改進。
不管是在與人交際中,還是在商業合作中,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贏得好人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當你在某一工作崗位上取得一些成績時,自然要為之慶祝,不過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為之高興的同時,還要考慮一下這成績的由來。如果成績的取得,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為自己高興還說得過去,別人也會祝賀你,但是,不要忘了人的劣根性——“眼紅、嫉妒”。所以,為了自保,還需要給自己留條後路,把榮耀和大家一同分享,免得自掘墳墓。
凡森在一家圖書出版社擔任編輯。他為人隨和也很有才氣,平日裏總喜歡與同事開些小玩笑,所以單位上下關係都非常融洽。舒心的工作氛圍,給凡森創造了許多寫作的機會,閑下來時,他就拿起筆隨意地寫點什麼。
有一次,他編輯的圖書在評選中獲得了大獎,而且位居排行榜榜首。為此,他感到無比榮耀。大概是開心過了火,他逢人便說自己的圖書獲了大獎,同事們表麵上紛紛向他祝賀。可是,一個月過去了,他發現工作氛圍似乎有些僵硬,平日裏的笑容全部消失了。單位裏的同事,似乎都在刻意地躲避他,有的還有意和他過不去。一段時間以後,他終於找到了矛盾的根源,原來他犯了“吃獨食”的錯誤。
以此為戒,當你在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績時,別忘了做人的原則,一定不能“吃獨食”,與別人一同分享榮耀,免得自掘墳墓、自斷後路。
煩惱皆為強出頭
有這樣一句古訓:時機不到就不要太早暴露自己,低頭自保,學會彎曲,積累力量才是最主要的。
自己的能力還不夠,卻勉強去做某些事,固然勉強去做也有可能獲得意外的成功,但這種可能性不高,通常的結果是做失敗了,折損了自己的壯誌,也惹來了一些嘲笑。“失敗為成功之母”不是沒有道理,可是在別人眼中,你的失敗卻是“能力不足”“自不量力”的同義詞。在由別人掌控和分配機會的環境裏,“失敗”是一種不可逃避的致命傷,而且還會成為恥辱的印記,跟著你一輩子。這是社會生活中的現實,也是“強出頭”的煩惱。
本身能力不足時,不要強出頭。
有一部電影的主要情節是這樣的:
男主角為了查辦案子,想辦法進入某一幫會,該幫會的規矩是欲加入者必須接受該幫會三名“高手”的挑戰。結果男主角先後“擺平”了前兩位“高手”,最後碰上幫主,兩人在經過十數回合的交手後,男主角俯首認輸。女主角知道男主角功夫高強,對他的認輸大惑不解。男主角回答說,如果他打敗那位幫主,自己就要取而代之,成為幫主。可是當幫主不是他所願,也無助於查明案情,何況他也不一定能帶得動這些人。為了收服這些人的心,還得花很多心思,這對查案無益。因此他不求勝,反而故意求敗,給了那位幫主及全體“弟兄”麵子。自己因為坐上了第二把交椅,接近權力核心,反而更容易了解案情的來龍去脈。
由此可見,聰明人會“低頭”自保。所以說彎曲是一種順時、順勢的遠見和睿智。彎曲不是懦弱和膽小的表現,而是在一個恰到好處的地方保存實力,以便出擊的明智選擇。
其實,人隻要有能力,又能與他人維持良好的關係,別人自然樂意拱你“出頭”。因為拱你“出頭”,一可做人情“投資”,享受你“出頭”後的人情回饋;二可使他的生存圈單純化,免得和你長期相處,感受到你各種優勢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