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加霜,食物中毒(1 / 2)

Day7:2009-01-04(周日)磅同(Kampong Thom)

樂極生悲,前一晚還興奮策劃著古吳哥之路,第二天便雙雙病倒。

“P神醫”初步診斷為食物中毒,元凶很可能就是昨晚在路邊攤喝下的兩杯fruit shake(混合果汁)。這種用各種水果和煉乳混合攪打而成的飲料北美常見,不知什麼時候也成了柬埔寨的時尚飲料,有條件沒條件到處都在shaking(攪拌)。按說我跟P一路上對飲食衛生還是很注意的,堅持吃素——吃素不僅因為信仰的相互遷就(P是佛教徒),也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當然還包括價格因素),天氣炎熱,肉類食物的新鮮程度總不如蔬菜水果那樣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堅持自帶餐具;堅持在有限的條件下盡量選擇看起來幹淨的攤位。可百密也有一疏,昨晚的柬式盒飯分量不足,我提議喝聽可樂補充能量。P去旁邊的飲料攤一考察,回來報告說有shaking供應,不如我們來兩杯,看起來營養豐富,比可樂管飽。我欣然讚同,隨他移師隔壁攤位,點了兩杯綜合果汁。

說實話,看老板娘製作過程中,邊切水果邊收錢,我心中微微閃過一絲不祥的預感,很快便又按捺下去。在柬埔寨,你要不學會“眼不見為淨”,簡直寸步難行。沒有人講究,也沒有人會去追究不講究,幾乎是在廢墟上重建的聚居區糟糕的衛生狀況,使得環保啦衛生啦之類的概念顯得那麼遙不可及、軟弱無力,不具任何現實意義。飲料端上來,開始還喝得猴急,幾口之後倆人不約而同放慢了速度,P說感覺有點惡心,我猜他是不太習慣其中菠蘿蜜的濃烈氣味。喝完回到房間,沒多久他又說難受,胸口被什麼東西堵著似的,喘不上來氣。當時我們還就兩杯shaking幹不幹淨的問題進行過一番探討,聊了幾句話題就轉到更吸引我們也更迫在眉睫的路線問題,對古吳哥大道的憧憬壓倒一切,區區惡心,早被我們丟到九霄雲外,直到半夜我被肚子的咕咕亂叫給吵醒。

身體裏正翻江倒海掀起巨浪,腸胃的陣陣痙攣使我不得不蜷縮成一團,背上洇出一層毛汗。猛地一陣衝力襲擊,趕緊從床上彈去衛生間,從此一發不可收……到天蒙蒙亮的時候,我已拉得全身無力,意識陷入一片迷蒙。P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外部症狀雖沒我那麼激烈,可身體也隻剩下一副虛殼子,精氣神像被什麼妖魔鬼怪吸了去,與此同時,腸胃說不來的不舒服。惡心吧,吐不出來;難受吧,拉不出來。還不如我這反複“一瀉千裏”來得痛快。

就這樣不死不活在氣味難聞的房間裏悶到中午,勉強支撐起來,下樓走走,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Arunras GuestHouse構造特別,又窄又長的一條樓梯通上去,才到他們的“一樓”,而我們住的三樓,實際相當於四樓。之前受傷的腿雖上下樓不方便,一級級蹭隻是速度慢點兒。今兒倒好,連蹭的力氣也沒了,兩個病號光從四樓下到街麵,至少歇了五六次,最後一截陡峭我的心顫顫巍巍像要跳出嗓子眼,叫了一聲“我不行了”,就跌坐在樓梯口。P自身難保,隻能靠在一旁等著,好不容易勉強積蓄起點力量,把剩下的樓梯蹭完。

病似一層薄紗,又像被壓在水下,近在眼前的景物隻感覺渺茫,恍惚間看什麼都不真切,都慢半拍,傳到耳邊的聲音忽大忽小。身體在地上行走,靈魂卻浮在半空,強烈的分離感使一切都呈現出與平時迥異的麵貌,倒不失為一種難得的體驗。

不得不下樓來一趟還有一個目的:找家醫務室換藥。前一晚我們“偵察”好的,客棧不遠就有一家,藥店兼網吧。柬埔寨的基層醫療係統仿佛總依附於其他設施,諸如小賣店、網吧等,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實為當地人民群眾衣食住行中重要的綜合服務環節。因此經營這些小店的店主在氣質上總勝其他人一籌(怎麼說也“大權在握”),拿今天這家店來說吧:男人一會兒忙著配藥,一會兒檢查電腦,一會兒指導小夥計給病人輸液,一會兒又操著英文回答我們這些外鄉人各種問題……粗粗一算——醫學、IT、外語——他簡直是複合型高科技人才,難怪一臉書卷氣。

饒有興致觀察男人怎樣嫻熟應付著絡繹不絕的顧客,幾乎忘記身體不適。不一會兒,我又有了新發現:這家店的業務範圍之廣出乎我的意料,發達科技與原始需求之間自然的結合,令人慨歎。話說一位幹癟老太佝僂著腰走進來,一屁股坐在我旁邊,隻見她從兜裏掏出張小紙條遞給男人,男人便從櫃台裏取出一隻手機按了起來,然後把手機塞到她手裏,老太太對著手機咿裏哇啦地大聲開講,原來,店裏還承接電信業務。沒準兒,還是一長途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