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旅行小結(1 / 3)

滿打滿算,在柬埔寨一共隻待了16天,剛好用掉簽證期的一半。主要原因是P的柬埔寨簽證快到期了,續簽還是進泰國,是我們一路上重點討論的問題,續簽費用倒在其次,讓我們舉棋不定的主要原因還在深受我喜愛的那輛不專業的二手車上。繼續在柬埔寨停留的話,我們的計劃就有可能從暹粒騎去南部城市西哈努克港,路況雖不比我們沒走通的“古吳哥大道”更艱辛,也夠人一嗆。關鍵自行車的座位極不適合女性騎,一路上我的兩股之間起了無數小泡,被磨破又再發,周而複始。加之天氣除早晚之外都相當炎熱,汗出了一身又一身,水泡們被捂在汗裏,又疼又癢還撓不到,難受程度可想而知。而這一切由於部位的敏感,羞於啟齒。每每看我那痛不欲生的尷尬模樣,P也猜到幾分,古吳哥路上,他把自己的座位換給了我,情況稍微好轉。可他的座位是男性專用座位,在細部微妙的設計上,仍不大適合女性。有時我們鄙夷爬個小山坡就全身上下武裝到牙齒的裝備派;有時又不得不承認,專業裝備在特定的時刻非常重要,甚至決定成敗。換座位的打算在我們意外拿到泰國簽證的那一刻便被提上議事日程。問題柬埔寨的自行車發展水平明擺在那兒,就我這輛不專業的車,還是好不容易在金邊淘到的“最專業級別”。一路上別說稍微像樣點的自行車配件店,甚至稍微像樣點的自行車整車店,也遍尋不見。等到了暹粒,換座位“大業”在柬埔寨完成算是徹底斷了念想。

一種需求壓倒一切,也有好處,那就是三下五除二,在眾多計劃中提拎出最迫切的那一個。這樣離開的話,是留下許多遺憾:海港去不了;P特別向我推薦、不惜自己重騎一遍的柬北叢林隻能在想往中繼續迢遙;還有桔井、詩梳風、馬德望、柏威夏……這些光聽名字就充滿遐想的地方,全失之交臂,隻能留給不知“何日君再來”的下一次。問題硬要騎的話,“難言之隱”一路伴隨,還能剩下多少看風景的好心情,我們心裏都沒底。罷了罷了,貪大求全最壞事,旅途需要的智慧,一是隨遇而安,二是果斷放棄,兩者之間相互決定。

當務之急乃直奔泰國的首都曼穀,據說那裏好自行車店雲集,換一個可心的座位輕而易舉。再說P的車經過老撾和柬北叢林路的折磨也傷痕累累,最要命是總有莫名其妙磨破內胎的現象出現,檢查了半天也沒找著症結所在。這個問題不解決,長路休想奉獻給遠方。

就這麼著,吳哥饕餮三天,加上暹粒懶散兩天,我們終於下決心離開柬埔寨,向新的目標、新的國家進發。回顧之前的日記,主觀見聞感想多,而客觀情況介紹少,因此專開一篇,對我們在柬埔寨親身體驗到的一些情況做一個總結,希望對大家將來的旅行能起到一點參考作用。

一、行

柬埔寨簽證很容易拿到,具體情況可在網上查詢,我這裏就不多囉唆了。去柬埔寨的方式,有空中和陸路兩種。以前東航有從昆明直飛暹粒的航班,我原本就想訂這個,沒想到已於年前取消了,隻好訂了南航經桂林到金邊的航班,票價不便宜,加上各種稅費好像1300多的樣子。假如時間機動寬裕,可考慮乘坐馬來西亞廉價航空“亞航”的班機,經香港或杭州轉,據說隻要隨時關注,有耐心,可以找到便宜到無法置信的機票。

至於陸路選擇就多了,從越南、老撾、泰國,都有多個口岸通柬埔寨。P同學就是在昆明搭乘直接去老撾首都萬象的長途臥鋪車,從磨憨出境,經三十多小時的“跋涉”才跟先行到達的湘薇他們會師,後從上丁口岸進入柬埔寨的。假如你的旅行計劃中包含東南亞幾國,可以根據需求靈活調配自己的計劃。俗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行前各種各樣的顧慮擔憂隻要上了路,隨著旅程的推進都會一一迎刃而解,沒什麼好擔心的。

關於廣泛傳播“柬埔寨海關的賄賂問題”,至少從機場入境,現已明文規定不收取任何額外費用,我當時還專門拍下了入境處張貼的安民告示。不過P和湘薇一行從陸路入境,還是被收取了每人一美元的額外費用,那天正好是周六,美其名曰加班費。由此可見柬埔寨作為一個從戰爭創痛中逐漸複原的國家,是有很多亂象,可政府也在著手解決。在這個國家旅行,看問題的視角不可太主觀偏激,心懷陳見既無助於你真正了解這個國家,也可能為你的旅途增添許多不必要的戾氣。

柬埔寨的國內交通有水運、公路、火車、航空等多種。當然最廉價便利的是公路交通。多家巴士公司有密集的班車往返於各大城市,尤其是金邊和暹粒(Siem Reap),根據車況不同票價也略有差別,行前貨比三家是省錢的必備功課。也有人選擇走水路從暹粒到金邊,為的是飽覽洞裏薩湖的壯闊和湄公河的旖旎,還能順道遊覽風俗獨特的水上村落。這個選擇應該不錯,不過聽說沿途因為河道狀況各有不同,需換乘不同船隻,考慮到柬埔寨旅遊業還普遍存在宰客和變卦的惡習,遊客須做好萬一遭遇不愉快怎樣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心理準備。避免麻煩的最好方式是未雨綢繆,在船公司買票時了解盡量詳細的行程安排、包含項目等。當然我這也是紙上談兵,騎車這種“獨行俠”的旅行方式,決定了我們的經驗狹窄局限,並不適於推而廣之。

二、住

柬埔寨各地的客棧發展狀況出乎我行前的意料,金邊、暹粒等大城市自然客棧林立,尤其暹粒大興土木的程度,顯示了這個國家旅遊業發展的方興未艾和勃勃野心。千瘡百孔的國家經濟如何複蘇,就指著祖先留下吳哥這一棵“搖錢樹”。我很理解柬埔寨國民對吳哥旅遊、連帶著對我們這些從世界各地湧來的旅遊者們寄予的厚望,隻要不特別過分的,都願意本著“予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原則滿足,結果其實是雙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