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5:2009-01-22(周四)Ayutthaya(大城)—Sing Buri(79公裏)
騎車旅行的一大好處,是可以很細致地觀察到各地些微的不同。早在柬埔寨境內,P就說,每個地方路邊賣的特產都不一樣。這點到了泰國,又得加上手工製品:有時是木製搖椅,有時是藤編器皿,而從Ayutthaya(大城)出來,往SingBuri的一路上,我們路過的先還是有大城特色的各式彩色麵條(色彩極豔,並且隻在公路邊售賣,不見城裏有賣,奇怪!),之後漸漸增添了紅薯,再之後變成大貝殼,快到Sing Buri時,幹脆變成了烤雞。在這些食物攤的漸變間,參差著藤編物(甚至有藤編的小船,可惜沒能停下來給這精美的龐然大物拍照)、各式彩塑動物(我猜是裝飾遊樂園用的)、各種材料的吊床等……公路邊的攤位好似一個窗口,又像城鎮的第一張名片,對我們這些匆匆過客而言,隻能通過販賣物品的不同,窺見或猜測一些當地特色。
中午找到個靠近公路的樹蔭處,吃竹筒飯,還有自己煮的咖啡。今天不知為什麼,一直精神低迷,騎的過程總在胡思亂想。吃過中飯,休息了一會兒,再上路時,竟然困得仿佛騎在車上也會隨時睡將過去。幸好隻到Sing Buri,否則也許我的精神就會在這莫名渙散中可恥地崩潰了。
Sing Buri也不是必經的城市,必須離開32號主路,因為需要尋找住處,其他城市的距離都不太適合,才岔了進來。找住處很順利,問的第二家便住下了,並且每晚才170B,很便宜,不像另一個省會城市Sa Kaeo那麼高不成低不就。
都成慣例了,不早不晚到一個城市,稍事休息,就去逛當地市場。也不知是我們已培養出直覺,還是泰國的小城鎮生活都圍繞集市展開,總之集市很容易便被我們找到,並在短暫的停留時間裏至少光顧三次:下午、晚上、第二天早上——尤其早上那次最重要:早餐自不必說,路上要吃的食物水果等,都有賴早市補給,更別說早市的貨品又新鮮又便宜。因為中午隻吃了竹筒飯,不到五點我們就餓了,讓我們苦惱的是:貓食般的分量再次打亂了我們的胃覺(注意:是胃覺而不是味覺),吃一碗麵不飽,兩碗好像又太多,隻好買些煮花生之類先填巴一下。在路上還看到用明火烤的“土法爆米花”,買回來,又是甜鹹味!這裏的人真愛把甜味和鹹味混在一起,剛開始還很新鮮,多吃幾次就有些難受,甚至犯惡心。在房間裏待了一會兒,無甚意趣,又出去逛。吃了一肚子東西:甜鹹味的湯圓、魚丸、烤香腸……肚子仍舊找不到感覺,究竟飽還是沒飽?反正吃成了個四六不靠。P說,不行,我們得趕緊找著一種“拳頭食品”——像柬埔寨自製法棍那樣頂飽的。
還有一件值得記載的事:我們住的“北武裏旅舍”(P把它喚作“北野武旅社”),真是一棟複雜到令人費解的建築,充滿著對一個旅社而言無用的細節。背後似乎藏有一位大師遠去的背影,難說是當地設計界的“大拿”,又或許,是“外來和尚”念的好經。P拍了許多細部照片,邊拍邊感歎像美國建築大師路易斯·康的作品。我是外行隻能跟著看個熱鬧,就覺著整棟建築風味相當混搭,有點伊斯蘭、有點殖民地風範。大量空間的閑置、交錯,仿佛另有深意,又仿佛隻是設計上的誤筆——看來越不按常理出牌越讓人不敢小覷其用意。到頭來,連錯誤都升華成了匠心獨運。
【記賬】
早飯:油條+豆漿20+10=30B
竹筒飯:10×4=40B
房費:170B
拋餅:8×2=16
麵條:20×2=40B
烤香腸:12B
番石榴:25B
煮花生:10B
小湯圓:12×2=24B
魚丸:5×2=10B
水: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