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辦事看絕招——怎樣說才能打動對方(1)(1 / 3)

社會的複雜性決定了辦事的複雜化。對不同的情況自然要有不同的辦事方法。我們辦事要注意抓住時機,要講究場合和環境,要應變“形勢”琢磨對手及要了解事情性質,辦事力求靈活機動,發揮自己的看家本領,讓自己的言辭打動對方、俘虜對方。

與人聊天的學問

(1)寒暄的功能和神效

寒喧是交談的媒觸和潤滑劑,它能在交談者之間搭起一座友誼的橋梁,因為寒暄能產生認同心理,滿足人們的親合需求。

寒喧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以下4種:

①問候式。

兩人見麵可點頭微笑,或說“你好”,或關心地詢問近況:“你的吉他練得怎麼樣了?”然後,交談起來。

②誇讚式。

人都需要肯定與承認,誠心的讚美是一種活躍的寒暄方式。例如:

“小何,你這件裙子可真漂亮!”

“啊,謝謝你!”

短短的話語,雙方都很舒服,可以順利地交談起來。

③描述式。

兩個人見麵後,一方以友好的副語言特征描述對方正在做的事情,如:“剛下課?”、“回來了?”、“上街呀?”

④言他式。

兩人見麵後,談論雙方不厭惡的事,如:“今天天氣太熱了!”、“車子太擠了!”

這些寒喧方式,都可以用來與人們建立起人際接觸,為進一步攀談架設橋梁,溝通情感。

寒喧盡管比較單調、平淡且重複,卻不可忽視。路上相見。明明是熟悉的,卻視而不見地擦身肩而過,既無體態語(如微笑點頭之類),又無言語表示,隻能給人以傲慢、無禮的印象,觸發敵視情緒。

如何積極有效地寒喧呢?一般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有積極的姿態。

在與別人相遇的瞬間,要迅速培養自己的愉快情緒,爭取主動,使對方從你的言行反應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使其受人尊重的心理需要得到滿足。

②集中注意力。

任何漫不經心的言語隻能使對方感到被輕視。

③善於選擇話題。

根據社會學家的研究,與生人見麵後的4分鍾內,隻宜作一般性的寒暄,如問候、互通姓名、談論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應絕對避免提出易於引起爭論的話題。至於與老朋友、老同學、老鄉或熟人相見寒喧,也有個選擇話題的問題。

④講究方式。

與生人初次見麵的寒暄,一般需有兩三個問答往複的過程。熟人之間的寒暄,如常見麵,往往隻需一句話、一個招呼,甚至隻需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如久不見麵,則宜有兩三個問答往複的過程。

(2)“對不起”的神效

“對不起”這三個字看來簡單,可是它的效用,不是別的字所能比擬的。這三個字,能使強頑者點頭,能使怒氣消減。

你在汽車上誤踩了別人的腳,你說聲:“對不起”,被踩的人自然不會計較什麼了。人的心理原是這樣,對於許多事情皆可原諒。若因為你的過失,使別人吃虧,而你還不承認自己的不是,好像別人吃虧是咎由自取似的,這就不能讓別人原諒你了。

消除惡感,避免傷害對方的感情,最聰明的辦法是自己謙遜一點。自己有過失的時候立刻道歉,別人會給你同情。

反之,不承認過錯,就難怪對方生氣,不見許多口角變成打架,或因一兩句話而釀成命案的,皆由此而起嗎?倘若我們大家都不忘記這三個字的巧妙,我們的生活將會減少很多不愉快。

“對不起,害你等了許多時候。”“對不起,你可以替我把茶水遞過來嗎?”在日常生活中,“對不起”這三個字真是用途太多了。

“對不起”三個字,意思無非是讓別人占上風,你既然讓他占了上風,他還有什麼更多的要求呢?息事寧人,莫過於此。要使家庭不失和,朋友不交惡,這三個字真是百效的靈藥。

下次在電影院裏要經過別人座位時,請先說聲“對不起”。那麼讓路的人一定不會把眉頭皺起;如果你招待你的顧客時多說兩聲“對不起”,那麼,交易十之八九會成功。

(3)聊天要聊出名堂來

聊天一般是指沒有明確目標的即興式交談。跟不同行為、不同輩分的人聊天,往往會得到許多新的信息,甚至使我們觸類旁通,使有些人久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一下子豁然開朗。

聊天還有調節心理、愉悅情懷的奇特功效。如果你有什麼事愁悶不快的話,通過和熟人聊天,可以一吐胸中悶氣,達到開釋情懷、平衡心理的作用。

古人有“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佳句。一次有益的聊天,並不亞於讀—篇好文章。所以,與人聊天是一件快事。

但是,聊天要聊出名堂,確有收獲,還得費點心思。必須注意下麵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