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親人們也團團圍上來,不約而同地稱許,是“澤”不是“賊”,老祖母搞錯了,的確搞錯了!老祖母不得不開心地認錯,而這場婚禮,也在客人的歡呼聲中和老祖母的笑聲中顯得更加吉祥如意。
在這個例子中,經理機智地將“賊”換成了“澤”,並且不失時機地說出了“恩澤宗室。”這樣,就使得老祖母在“認錯”中,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從而開心地、愉快地與大家同樂。
在讚美老人時,一定要考慮周全,把握好老人的心態。老人很樂意被人誇讚,但有時他們又想法甚多,甚至是“口是心非”,這時,你就不要被他們的表麵所蒙蔽,而要琢磨他們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高興。
把握年輕人的心理激發他們非凡的刨造力年輕人如果能在人多的場合得到老年人的讚美,那麼他的虛榮心就會得到滿足,從而積極地改掉身上的壞毛病,對老年人更加體貼、照顧。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由於年輕人充滿了朝氣和活力,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他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再加上年輕人年少氣盛,因此對於讚美的渴望較其他人更為強烈。要想使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就要善於把握年輕人的心理,恰當地予以讚美,以便更好地調動年輕人的積極性,激發他們非凡的創造力。
由於時代背景不同,老年人和年輕人在價值觀和人生觀方麵往往具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他們之間很容易產生隔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代溝。而老年人讚美年輕人,卻是消除代溝的必要手段,也是促使年輕人繼續奮進的有效措施。
在內心讚美年輕人不如說出來好,而在私下裏讚美年輕人則不如當眾讚美來得妙。雖然大家都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但實際上沒有一個人可以不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因此,老年人需要當眾讚美年輕人。
年輕人如果能在人多的場合得到老年人的讚美,那麼他的虛榮心就會得到滿足,從而積極地改掉身上的壞毛病,對老年人更加體貼、照顧。
如果一位父親已經習慣了以雞蛋裏挑骨頭的方式來讓孩子更加完美,不妨當著他朋友的麵,開口誇誇孩子身上眾多的優點,說不定孩子會更加自覺更加努力地去維護他在你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讓你省去不少心思。
一位正被婆媳關係困擾的婆婆,不妨在街坊鄰居麵前對媳婦大加讚揚,媳婦一高興,自然會更加孝順、懂禮貌。
一位年老的作家,經常到一家理發店去理發。他看到一位專門洗頭發的小學徒很想學發型設計,但由於兩位老師傅態度冷淡,這位學徒隻能在肥皂泡中消磨她可憐的青春。作家很同情她的遭遇。
一天,老作家又來到店裏,特意指定這位小學徒為他理發。小學徒在眾目睽睽之下有些受寵若驚,小心翼翼地梳弄了一個多小時,老作家望著鏡中被搞得不太像樣的頭發,當著眾人的麵讚美她說:“第一次就做得這麼好,真是不錯,謝謝你啊!”就是這兩句讚詞,使這位少女充滿了自信,當這位老作家再次來到這家店時,少女的動作熟練了,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後來,這位少女還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理發師。
通過上麵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老年人對年輕人的讚美,可以轉化為年輕人前進的動力,另外,還可以使兩代人和睦相處。所以我們說,當眾讚美年輕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於年輕人剛剛步入社會,比起中年人和老年人還很稚嫩,所以讚美對他們而言更是非常必要的。
諸如:“羨慕你們這麼年輕,真希望自己再年輕幾十歲,和你們一起大展宏圖,可如今人老了,什麼大話也說不起來了,一切都看你們的了。”
或者:“再過幾年,世界可就是你們的了,我們這些老古董就該退休了。”這樣既讓人產生一種努力的衝勁,也達到了老年人讚美年輕人的目的。
有一家公司的經理,在調動職員士氣方麵很有一手。問其訣竅,他說要善於讚美自己的職員。對成績顯著的職員,說自己很欣賞他的辦事能力;對沒有什麼建樹的,則誇他很有潛力。這樣,公司上下個個幹勁十足,當然就會生意興隆、財源滾滾了。
另外,老年人在讚美年輕人的過程中,還可以巧妙地運用年齡差距,拿當年的自己與現在的年輕人進行比較,突出他們的長處,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工作熱情。
總之,與年輕人合作的過程中,切忌一味地批評指責,這樣不僅會使年輕人喪失自信心,還會使自己處於尷尬的境地。要善於發現年輕人的優點和長處,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讚美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