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都昌之戰3(2 / 2)

有了煥枚帶頭,其他人也都頻頻向王東敬酒,王東來者不拒,均是一口喝幹,眾人在為王東的酒量咋舌的時候,也在心中留下了他豪爽的印象。

漢朝沒有蒸餾技術,酒精的度數也就和啤酒想當,經過牛欄山、紅星考驗的王東喝這些玩意就和喝水差不多。

酒盅交錯,宴過半響,在坐的都有些醉意,煥枚拉著王東問道:“賢侄可有表字?”

“這個沒有。”

“難道賢弟侄沒有進學?”

“我家祖上便出海去了化外,隨身沒有帶經書典籍,字都是手把手教的,我生性愚鈍,隻認得一些字,所以家裏沒有起表字。”

“嗬嗬,賢侄少年英雄,現在亂世剛起,以後前途不可限量,不如為伯父我托大為你表上一字?”

“那就有勞大人了。”王東起身拜謝,他知道表字是不能隨便起的,字是古人在外麵闖蕩的門麵,在這三國沒有字就和龍套差不多,表字也有講究,一個不好就會落人笑柄,王東自討沒這文化水平,不敢給自己胡亂起,現在有個明白人代替,當然要感謝一番。

“好,賢弟姓王名東,東者日出之向,冉冉朝陽兮悠悠而升,正對賢弟如這初升的旭日,注定要在這亂世成就一番功業,這個字就叫子升,不知賢弟意下如何?”煥枚攆著下巴處的幾縷胡須道。

王東哪裏會挑什麼毛病,王子升又非常的順口,當下端酒又謝:“謝煥大人賜字,以後我就是王東王子升了。”

煥枚沒有推辭,這就暢快喝下,“子升,再叫大人可就見外了,我喚你賢侄,你難道不要稱呼我一聲伯父?”

“哈哈,伯父請再飲一尊。”

煥枚這酒喝的痛快還有另外一番意義,古代表字一般是家中長輩或是老師起,煥枚喝了王東的敬酒,算是和他有了半個師徒名分,“天地君親師”古人最講究這個,煥枚頗有見識,知道現在是多事之秋,想靠這個名分把王東這樣的猛將留在都昌,這樣都昌也安全一些。

當然這是煥枚的一廂情願,不說王東是否明白這其中含義,即使明白也不會把這放在心上。

鋪墊已經打好,煥枚也轉入了正題:“賢侄,此股黃巾賊雖已鏟除,伯父我怕他們去而複返,聖上下旨要求各地募兵抗賊,我願在都昌再招募五百兵士,可本縣縣尉今日戰死,不知道賢侄可願暫代之?”

都昌一場殘勝,現於漢軍不足三百,個個帶傷,重新招募兵士迫在眉睫,可若沒有大將坐鎮,新兵沒有主心骨,很難短時間形成戰鬥力,此時的王東名氣正盛,就成了現成了統兵人選。

煥枚這個提議正撓到王東的癢處。行軍打仗,個人勇武固然重要,可軍隊才是立足的根本。現在他手下也就一百軍士,戰鬥力估計連黃巾軍都不如,要不是那批騎兵要趕著救援自己的主將,這百人必定大損。王東本就想在都昌練兵,可煥枚的邀請教他心花怒放,自己手中一百軍士,都昌尚有三百,加上新募五百,隻要點頭答應,立即九百兵丁到手,還有這大漢的官家身份,以後做事也方便的多。

王東不知道煥枚敢把一縣的軍事托付,除了急需用人外,那個表字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他已經把王東看做了自己人。

就這樣王東在都昌縣暫時安頓了下來,一麵募兵,一麵訓練,由於道路還被黃巾軍霸著,無法發文書上報朝廷,王東縣尉的位置沒有坐正,名義上還是假縣尉,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發號使令。

都昌縣挺過黃巾之災,四周難民紛紛湧入,這叫煥枚每天忙的焦頭爛額,這卻對王東的募兵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無飯可吃的壯丁早早的就在募兵處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