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兵進東萊1(2 / 2)

東萊郡人口集中在北部沿海,而都昌正處在咽喉的位置,也就是說要進入東萊,都昌是必經之地,掌握了都昌就是關上了東萊的大門,在王東的計劃中,東萊早晚要納入自己的掌控,他一直在找機會插手,沒想到瞌睡就有人送上枕頭,有了北海的調令和東萊的求援書,他就可以明證言順的進入東萊,到時候再想叫他出來那可就難了。

為防止有人變卦,王東歇息一晚後,立即帶領都昌營向東萊開拔。

都昌有兩個義勇營保護應該無礙,都昌多山騎兵無法展開,田豫就被留下帶領騎兵訓練,至於太史慈,他老家就是東萊的,這次如東萊作戰當然要帶上這個地頭蛇。同時以防萬一,王東還悄悄留下了一名基地士兵做聯絡官,一旦都昌又變,義勇營和騎兵隊無法應對,基地會馬上派兵支援,即便暴露一些本錢也在所不惜,都昌對王東來說太重要了,不容有一點閃失。

考慮再三,這樣布置已是萬無一失,除非北海大軍壓境,都昌絕對沒有問題,現在王東沒有公然造反,又有縣令煥枚頂在前麵,不至於引來朝廷兵討,防的主要還是黃巾餘孽。

停留不足一天,在琉璃的依依惜別的眼神中,王東再次離開,不同的是上次向西,這次卻是向東。

“廖化,我的建議你可考慮明白了?”

這次出征,王東把廖化待在了身邊,沒有捆綁,反而給他製備了一套鎧甲和兵刃。

“哼,別以為贏過了我就自以為多了不起,我從黃巾的時候見過一位英雄,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你可做到?”

王東被廖化搶白的有些無語,他自討有些勇武,但和那些一流的武將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不過他且能被一個小鬼問住,心中知道廖化說的是誰,但嘴裏反問道:“你說的那人多大年紀?”

“大概不到三十歲吧。”(傳關羽比劉備大,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才認老二,另關羽須長二尺,年紀也不會太小。)

“哈哈哈”王東大聲笑道:“三十歲正是壯年,我今年不過十七歲,等我到了他那個年紀,你怎知我就不如他?”

說罷就駕著奔雷往前隊跑去。

“這……”廖化覺得王東說的還真有道理,想要反駁卻不知怎麼開口。

一旁的竇勇有些看不下去了,一巴掌排在廖化的後腦勺上:“你這個小子怎麼這麼不識時務,我家大人自臨都昌,單騎斬許聰、力拒十萬黃巾於清河橋,大小戰事未逢敵手,今次看上你,要收你為徒,是你的造化,怎麼還推三阻四。”

王東觀廖化確實是可造之才,對於武道的悟性也高於普通人,於是就升起了收徒的心思,要加以培養,沒想到他是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人家根本不把你當蔥。

見王東前去,廖化有些後悔,見識過王東的武藝後,他還是非常敬仰的,隻是王東的年紀太小,要喊他一聲師父,自己的麵子有些拉不下去,要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古人不通行紙張,拜師授藝多是口口相傳,其關係當然是非比尋常,就像煥枚為王東表字,有了名義上的師徒關係之後,王東捅的一切簍子,都和他脫不了幹係,不兜也得兜著。

當然王東根本理解不了古人對師徒關係的慎重,要不然也不會冒冒然去收廖化這個徒弟。

一日行軍到達掖縣,掖縣緊鄰都昌,有都昌營的威懾,同時以前王東別有企圖的叫部下常到這裏操演,所以掖縣的匪患不是太嚴重。

都昌營進駐掖縣軍營,掖縣縣尉薑放前來迎接,王東就把他迎進自己的行帳內詳細問起東萊的匪情來。

東萊多山,東萊人口最多的東夷族就散布在廣闊的山區中,東夷以部落為單位群居,狩獵的生活養成了他們彪悍的民風,但大多數東夷人和漢人相處的非常融洽,漢人不喜歡住進山林多集中在海邊平地上,和東夷人沒有土地之爭,而且東夷人可以用毛皮從漢人手中換來日常用品和幹糧,也是盡力維持互不侵犯的平衡。

東夷貧瘠沒有什麼油水,所以以前並沒有具有威脅的土匪山賊,寥寥的郡國兵足以應對小貓三兩隻村霸路匪。

然而從青州潰散下來的黃巾賊兵陸續逃進東萊,使東萊的治安迅速惡化,如不是害怕朝廷派兵進剿,他們恐怕已經攻陷了幾處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