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兵進東萊1(1 / 2)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然抱著收複廖化的心思,當然是先打服了再說。

王東交代部下不要插手,提槊就迎了上去:“我乃北海王東,與你會上一會。”

兩人乍一交手,王東就試出了廖化的深淺。按照王東的標準,此時的廖化隻能算是一名頗有武力的兵卒,比普通士卒多了一些靈氣,懂得幾分技巧。

但他的年紀終究是年輕,又沒有名師指點,完全都是戰場上練出的野路子,對付幾名普通壯漢是沒有問題,但遇到一些低級武將那就是找死的份,難怪廖化以後武力評價不高,要是完全靠自己摸索,除非天賦極品,否則難有太大成就。

不過此時的廖化尚是少年,能有這份武力也算是天賦不俗,若能加以雕琢,假以時日前途必不可限量,想到此處王東收服廖化的心思越發的熱切起來,心中打定主意即便是綁也要把人綁了去。

心中有了計較,手中又加重了幾分力道,眼見廖化挺槍刺來,王東同樣以刺應對。此時的王東已經領悟到“收發自如”的境界,雖說大槊是重兵器,但在王東的手中卻是大巧若拙,簡簡單單的刺擊卻比廖化多了無數的變化,看不出王東怎麼使力,槊尖輕輕擦了一下廖化的槍頭,就把它遠遠的擋開了,於是廖化空門大開,周身要害全部暴露在王東的眼前。

王東沒有傷害廖化的打算,趁著廖化愣神的功夫,倒轉槊身把廖化挑落下馬,後麵的親衛們立即上前,把摔的暈暈乎乎的廖化給綁了起來。

王東三招把廖化擒住可是結結實實的打擊了一次杜遠這股山賊,要知道廖化雖然年輕,可在山寨了角力從來沒有輸過誰,眾人以為廖化的武力已經是天下少有,沒想到就這麼輕易的被人抓去了,山賊終究是烏合之眾,此時哪裏還會想去劫什麼馬匹,“哄”一聲就全部往林子裏鑽,其中杜遠是跑的最快的一個。

見到山賊們跑的不見了蹤影,王東才想到,自己把廖化給抓了,以後劉備的老婆靠誰去救,在王東的心中劉備的腦袋變的綠油油起來,不知道視“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劉備是否口不對心,以後會不會給關羽穿小鞋。

當然王東隻是想一想,他可是把劉備當做競爭對手來著,看競爭對手吃癟,多少也能滿足他那八卦的心理。

世道不好,窮山惡水未必就隻有杜遠這一股山賊,王東人少兵精,不怕單挑就怕群毆,為防意外,王東沒有急著去招安廖化,而是催促部下強行軍趕緊離開這個叢林茂密的是非之地。

一路回都昌再沒有什麼阻礙,其間王東回基地看了一眼。

基地在管家的管理下已經初具規模,正在為發展升級囤積糧食、黃金,當然還有更關鍵的是王東的功勳和爵位,這都是急不來的。看基地沒有什麼叫自己好操心的,於是王東訂造一批軍械後,就立即趕回都昌。

回到都昌的王東根本沒時間多做歇息,因為來自北海的軍令已經到了兩天了。

“東萊匪患猖獗,秋收在即,東萊太守史昂請求北海援兵協助護糧,可泰山黃巾在側,北海的兵力也是捉襟見肘,同僚有難又不得不救,於是有人想到了兵精將勇的都昌營,孔融命令都尉王東立即帶兵進入東萊,保護秋糧的收獲。”

漢時的膠東半島遠沒有後世的繁華,人口集中在北部沿海狹長的地帶,戶口數恐怕連現在的都昌也不如(黃巾後都昌湧入大量的人口)。

東萊的人口主要以東夷族為主,也就是蚩尤的後人,蚩尤同黃帝爭霸敗亡後,他的族人就被驅逐到這東部荒蕪之地,另一部分就是被流放到這裏的罪人及家屬,還有數百年來不斷遷移過去的普通百姓。

東萊多山靠海,以漁獵為主要糧食來源,耕地多集中在黃縣、掖縣。

黃巾之亂時,東萊影響頗小,主要是張角看不上這麼貧瘠的地方,但黃巾之亂後,從青州奔散的黃巾兵除了逃往泰山外,還有一小部份人流竄進東萊山區。開始的時候,他們被官兵打怕了還算安穩,但時間長了,口糧緊張,他們不敢進入青州,就打起東萊郡的秋風來。

東萊武治疏鬆,僅有的郡國兵在敗過幾陣後,就不敢再出城和黃巾兵交戰,城外之地全部淪陷在黃巾手中,好在地裏的糧食還未收獲,黃巾賊沒有著急劫掠,因此東萊還算安靜。

糧食沒了,對在海裏、山裏討生活的東萊人影響不是很大,頂多飯桌上的東西單調一些。可對東萊太守可不一樣,今年的整個郡賦糧全在於此,史昂還指望今年好好表現一把,再在朝廷裏活動一下,以求調離這鳥不拉屎的地方,不過看東萊郡國兵的表現,這事多半玄了,無奈之下,史昂隻好相鄰郡北海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