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管亥有歸順之意,平白省了許多心機、口舌,王東的心情自然不錯,“那以後還請管大哥多多關照小弟了,哈哈哈……”
“談不上關照,以兄弟這本事早晚要出人頭地,我隻是不過幫上一把而已,以後算是有個照應,都昌營的人過來了,咱們還是趕緊下馬罷,省了誤會。”
說罷管亥便下馬扔掉兵站立一旁,跑過來的都昌營士卒,把兵器收攏去,取出繩索就要綁管亥,而管亥見到王東依舊騎在馬上,著急道:“小兄弟莫要逞強,投靠漢軍總比從賊強,觀王東所為定會重用我等。”
王東笑著看了管亥一眼,然後對那小兵說:“這個人就不要綁了,好生照看。”
說罷便策馬揚長而去。
“原來他就是內奸?!”管亥嘀咕了一句,又低聲對一旁的小兵問:“這人是誰?”
小兵見到王東對管亥挺重視,表現的還算恭敬:“這就的我們家都尉大人。”
“他就是王東!!!?”
王東回到軍中沒有正式招降管亥,立即召集眾將議事。
此次都昌營出動,全仗一個“快”字,現在東萊黃巾賊主力被殲,管亥又有投降之意,明麵上東萊匪患算是解決了,但各方還都不知道都昌營已經深入東萊腹地,如何為都昌營爭取的最大的利益便成了王東首要的事情。
叫葛立山帶著甲曲壓著投降的黃巾賊回都昌,另外安排太史慈把他家人遷去都昌,兩人心裏“君君臣臣”的比較嚴重,王東接下來的事情不方便叫他們知曉,就借機把他們支配開了。竇勇腦子靈活,好動,思想頗為“前衛”,對王東搞出來的“天機”極為上心,並且越練越對王東更加心服,乙曲那些“兵油”在他的管理下竟有些放羊的趨勢。
等葛立山、太史慈陸續開拔,王東才叫人把管亥帶了進來。
管亥進來後見到王東後,想起先前所說,表情頗為不自然,良久才拜於地上“罪民管亥拜見都尉大人。”
王東此時一身戎裝,盔甲蓋身,扶劍於手,一股氣勢悠然而發,哪裏還有前不久賊頭的模樣,“管頭領先前說的可還算數?”
“罪民願意投降是實話,其他均是戲言,大人莫要責怪。”
“那我放你回去,你可願意?”
“願意,願意,我馬上回去把剩餘部屬一個不少的帶回來。”
“其實我覺得你回去後就暫時不要回來了。”
“全憑大人吩咐……??不回來了?管某從賊實屬無奈,今日之敗心服口服,隻想借機擺脫賊人身份,此意天地可鑒,決無詐降之想,還請大人明察。”管亥不知王東是什麼意思,以為是在試探,立即俯身說道。
“我已知你是真心歸降,但你和你的人我卻有他用。”
聽王東一說,管亥便放心大半,一年多的黃巾生涯中,他早已知道大漢不是黃巾軍可以撼動的,現在張角兄弟身死,群龍無首的黃巾軍更是前途慘淡。三千部下看似風光,但隻是無根之萍,後勤諸事早就壓的管亥穿不過氣,現在糧草沒了,即便回去也無處容身,一千五部屬無法對戰塢造成威懾,一旦交惡東萊人,麵對都昌營的圍剿,管亥還真的一點把握也無,今天見到都昌營的陣勢,更是絕了對抗的心思,不如投靠混個有前途的出身來的實惠。
“隻要大人不計前嫌,我管亥和手下弟兄盡憑大人驅使。”
管亥出身草莽,又幹過黃巾,對大漢的忠心一點也談不上,本身武藝不俗,外粗內細,懂得用腦筋,王東所有的部下中,還真的沒有比管亥更適合暗中控製東萊的人。
“你回去後盡管按我的計劃行事,事成之後論功行賞,你放心凡是為我王東賣命的弟兄,我從不虧待。”
接下來,王東交代管亥一些細節,就叫人把他帶了出去。
諸事處理妥當,王東一麵派人趕往黃縣報捷,一邊安營紮寨。
入夜之間,營房一側突然傳出喊殺之聲,都昌營全體戒備,王東跨馬提槊趕了過去,隻見十幾個人趕著幾輛馬車衝營而去,一名小卒前來彙報:“賊人管亥和他的親兵部屬趁守備鬆懈,奪了幾輛馬車逃出去了,請大人下令是否追趕?”
王東見管亥已經消失在夜色之中,命令道:“咱們地形不熟,就不必追了,都回去睡覺,晚上加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