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牌下的約定
孫道榮
西湖往南。一路景區。有一個公交車站,叫九溪。
每天一早,這個公交站牌下,就會站滿了人,趕著上班的,背著書包去上學的,轉車去景區看風景的。
一輛公交車來了,一輛公交車開走了。
早晨的陽光,淡淡地將樹梢點亮。
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站牌下,出現了一對母女。女孩手裏捧著一本書,媽媽彎下腰,手指著書,一行行教女孩讀。偶爾會抬起頭,看看公交車來的方向。
春寒料峭,女孩的雙手和小臉,都凍得紅紅的。女孩的讀書聲,清脆,響亮,細聽聽,還有一點點顫音。
侯車的人紛紛側目,好奇地注視著這對母女。連等車的時間,都不放過,教孩子拚音識字呢。這個母親,可真夠操勞,真夠費心的。
一輛開往郊區的公交車駛來了。媽媽匆匆交代女孩幾句,跑向公交車。媽媽跳上了車,女孩捧著書,看著車門關上,目送公交車開遠,才捧著書,走開。
每天早晨都是這樣。
奇怪的是,有時候是媽媽先到公交車站,有時候卻是女孩先到。
遇到天氣不好,媽媽就會領著孩子到車站邊的一家單位的門廊下,教孩子讀書。
一天也沒有間隙過。
有一天,終於有位乘客忍不住,走過去問媽媽:“你女兒學習真用功,幾歲了?”
媽媽抬起頭,搖搖,她不是我女兒。
那你們是……?
“媽媽”說,我也是等公交車的。她是附近一個清潔工的女兒,我見她沒學上,經常一個人在車站附近孤單單地遊蕩,我就想,能幫她一點兒,是一點兒。所以,我就和她約定,每天我早一點來等車,教她十幾分鍾。
原來是這樣。
說完,“媽媽”走到一邊,繼續教孩子。那天,教的是課文《春天來了》:“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們仔細地找啊,找啊。/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那位乘客,偷偷地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寄給了報社。
報社進行了跟蹤報道。記者很快了解到,女孩叫花花。今年春節之後,在杭州做環衛工的父母,將花花從老家接了過來,卻一直沒聯係上學校。花花在老家已經讀過一年級了。綴學的花花,每天孤單地跟著父母去掃馬路。花花遇到了等公交車的“媽媽”,於是,便有了這個公交站牌下的約定。
花花和公交站牌下“媽媽”的故事,感動了杭州。熱心的人們四處奔波,為花花聯係學校。很快,花花的學校,落實了下來。花花可以像別的孩子一樣,每天背著書包,去寬敞亮堂的學校,讀書去了。
而那位公交車站的“媽媽”,記者根據其本人意願,沒有透露,人們隻知道,她是一位普通的職員,也是一位普通的母親,她的孩子,正在讀中學。她給記者發了一條短信:“不要把筆墨放在我這裏,好心人很多,誰都會去做的。”
“媽媽”和花花在公交站牌下的約定,就此結束了。她是這個春天,最美麗的一個約定,像一股暖流,溫暖著我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