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看到的是太陽
孫道榮
她是個單親媽媽,在確診孩子無望後,他狠心地拋下了她們母子,失蹤了。她一個人拉扯著孩子。
孩子的病,時好時壞。好的時候,偶爾會跟著她說話,就那麼幾個字,反反複複,蹦來蹦去。壞的時候,連著一個多星期,一個字都不說,餓了,渴了,也不知道吃,不知道喝,稍不如意,就亂砸東西,還喜歡打人。這時候,她就會拱起腰,任他打。兒子小,但打起人來,一點也不曉得輕重,更不手軟。打累了,他就會一聲不吭地坐到一邊去,不再做出其他破壞的動作。而她,往往已被打得直不起腰。不過,兒子打完她之後,有時候會突然看她一眼,眼神裏除了慣有的迷茫,似乎還隱約有點別的什麼。她堅定地認為,那是兒子的醒悟,他是心疼自己的媽媽了。她知道兒子是心疼自己的,他隻是控製不住自己。
這些年,她背著兒子,到處求醫問藥。可惜現代醫學,對自閉症還束手無策。但她不甘心,她堅信孩子隻是暫時“迷”住了,總有一天,他會醒來。她找到了本市的一家自閉症兒童康複中心,嚐試著喚醒兒子。為了給兒子治病,她連工作都丟了。
她的可憐的積蓄,早就花完了,能借的,也都借了,就連退休的父母,也將工資的一大半,給了她們母子,可是,仍然填不了這個無底洞。很多人勸她,你還年輕,不如乘孩子還小,丟了,或者送到孤兒院,自己再找個好人家嫁了,好好過完自己的下半生。她當然堅決不同意,他是自己的骨肉,她怎麼可能丟下他不管呢?雖然兒子已經快8歲了,卻連一聲“媽媽”都從沒有喊過她。
但是,窘迫的現狀也不得不改變,她們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再這樣下去,別說給兒子康複,連基本的生活也無法維持。可是,整個白天,她都得在康複中心,協助老師給兒子做康複訓練,根本沒時間去工作。隻有晚上,等兒子睡著了,她才有空。她和母親商量,讓她來幫幫自己。
她找到了一份夜班的工作,從晚上8點到淩晨2點。每天,8點之前將兒子哄睡著,然後,由外婆陪著他睡,她趕緊騎車去單位上班,好在單位離家不是很遠,騎車十幾分鍾就到了。她終於又有了一份工作,這至少使她們母子可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白天,她領著兒子,在康複中心接受治療和訓練,晚上,她去打工掙錢。日子就這樣日複一日地,像水一樣流過。
每天半夜回到家,她都累得不堪,她感覺自己就像被掏空了的油燈。可是,隻要看到兒子有哪怕一絲絲進步,她的身上,就重新煥發了力量。兒子,那是她惟一的希望。
為了讓她在短暫的時間裏,睡得塌實一點,母親建議自己陪著外孫睡覺,這樣,她半夜下班回來,可以直接到另一個房間去睡。她沒答應。一方麵她知道,母親已經老了,對付像兒子這樣完全不講道理的孩子,她根本就力不從心。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她希望自己能夠隨時陪伴在兒子身邊,她知道自閉症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不喜歡環境改變。她要讓兒子每天醒來的時候,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她的麵孔。她要讓兒子知道,媽媽永遠陪伴在他身邊,無論何時,無論何地。
因此,每天晚上,在她去上班的時間,由母親陪著兒子睡。等她下班回來了,再讓母親回自己的房間,她來陪兒子。為了不吵醒兒子,她習慣了在家裏顛著腳尖走路。有時候天冷,從外麵回來,身上的熱氣都被寒風刮盡了,她就幹脆先在樓下跑幾圈,將身上跑熱騰了,再回家,她怕自己身上的寒氣,凍著了兒子,吸了兒子身上的熱量。
這麼多年了,兒子每天醒來,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媽媽。
那是個雪後的早晨,星期天,因為昨晚下班回家時,路上受了凍,她感到自己昏昏沉沉。她第一次在兒子醒來的時候,還沒有清醒。窗外,太陽已經升起來了,暖暖的陽光,灑在窗台的白雪上,散發出橘黃的暖色。迷迷糊糊中,她聽見一個喃喃聲:“太陽,媽、媽媽……”
她幾乎是一蹦而起,興奮地看著兒子,她捧著兒子的臉,“星兒,你是喊媽媽嗎?”
兒子卻沒有回答她,指著窗台上橘黃色的陽光,“太陽……”
她的眼淚奪眶而出。看著窗台上跳躍的陽光,她仿佛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