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尖上跳舞50(2 / 2)

回到岸上,老農將手中的菱角遞給朋友。我和朋友都驚訝地張大了嘴巴,沒想到菱角竟然是長成這樣的,像傘一樣張開的葉叢中,懸掛著幾顆還沒有成熟的小菱角,而整棵菱角,有莖,有葉,有泡,有根,有須,最奇怪的是,它的根竟是從一顆老菱生發出來的。以前也吃過菱角,卻完全不知道菱角是這樣的形狀。朋友小心翼翼地將整棵菱角,收好,裝進袋裏。見我疑惑,朋友笑著說,帶回家給孩子看一看。

真是一位有心的父親。回城的路上,我們的話題,從那棵完整的菱角,自然散開。

朋友告訴我,每次去市場買菜,他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專挑那些有根有枝有葉的蔬菜買。除了這樣的菜更新鮮之外,朋友解釋說,他的目的是讓孩子看看,一棵菜,它的本來的模樣。

有一次,朋友買菜的路上,看見一個挑著擔子的農婦,筐子裏全是連杆的毛豆,杆子上一串串的毛豆,翠綠,飽滿,豆莢上的白色絨毛,清晰可見,顯然是剛從莊稼地裏收割上來的。朋友攔下農婦,說服農婦賣幾棵給他,農婦為難地撓著頭皮,還是頭一次遇到有人這樣買毛豆呢。朋友抱著毛豆杆回到家,放學回家的兒子看到毛豆杆,一臉興奮,拿起一棵毛豆,瞅了半天,嘴裏嘟囔著,原來毛豆是這樣的啊,小家夥還第一次主動幫爸爸剝毛豆米,小手從豆杆上摘下一顆毛豆,吃力地剝開豆莢中的豆米,再摘一棵。朋友說,那時候兒子上幼兒園大班,以前別說讓他幫忙幹點家務活,連吃飯都得哄。沒想到,一棵連杆的毛豆,會讓孩子產生如此濃厚的興趣。

自此之後,再去市場買菜,隻要碰到連根連葉的,他都會買下。一般人買菜,都會讓賣菜的,將根啊須啊葉啊枝啊什麼的,都剔除掉,買的是淨菜,朋友不同,他總是盡可能地買下根須完整的菜。而每次買菜回家,兒子都會跑過來,好奇地翻翻看看,爸爸的菜籃子裏,又多了什麼他還沒見過的寶貝。在孩子看來,爸爸的菜籃子,就像一個百寶箱一樣,經常帶回來一些陌生而神奇的菜。

後來,朋友在菜市場上,認識了一位菜農,他賣的菜,都是自家菜園子裏種出來的。朋友大喜,和菜農約定,今後有什麼新菜上市的時候,給他帶一棵連杆連葉的。菜農不明其意,朋友告知原由,菜農非常樂意幫忙。這位菜農,帶給過朋友一棵辣椒,上麵既有青的辣椒,也有紅的辣椒,還開著一兩朵尚未結實的辣椒花,朋友說,不但兒子沒見過,他自己以前也一直以為,青辣椒就是小的青辣椒長大的,紅辣椒則是小的紅辣椒長成的。還有一次,菜農帶給他一串連蔓葉的番薯,一根藤蔓上,掛著大大小小十幾個番薯,有趣極了。已經上小學的兒子喜出望外,親熱地抱著番薯,就像抱著心愛的玩具一樣,多少天都沒舍得吃掉。以前兒子也吃過很多次烤番薯,以為番薯天生都是一個一個的,誰知道,它們竟然是一串一串的呢。朋友乘機和兒子一起上網搜索查看,對番薯有了更多的了解。恰好幾天之後,一篇課文提到番薯,兒子大出風頭,在課堂上將自己了解到的番薯知識講給同學們聽,連老師都刮目相看。

有時候,朋友也會利用雙休日,帶著兒子,到郊外去踏青,看看地裏的莊稼和蔬菜。每次郊遊,兒子都會有一些田園風光之外的意外收獲。而每次出差到外地,朋友也都會逛逛當地的農貿市場,遇到當地產的蔬菜,他都會買上幾棵連根連葉的,捎帶回家,這成了他每次出門,帶給兒子的最好禮物。朋友說,現在,兒子已經讀中學了,對生物特別感興趣。這也許就是潛移默化的作用吧。

看著朋友手裏拎著的菱角,我忽然明白,菜的前身是一株有生命的植物,而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她。除了能給予我們營養,她還可以告訴我們一些關於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