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教蒼白無力,根本說服不了這些孩子,沒收了一本,不久,又會出現另一本。有的孩子為了看課外書,甚至將早餐費節省下來,拿去學校邊的小書攤買書。一次,一名女生來辦公室交作業,看到了她辦公桌上那堆沒收來的書中,一本新的讀者雜誌。交好了作業本,女生還站在一邊不肯走。她問女生,還有什麼事?女生囁嚅了半天,終於鼓起勇氣,指著那堆書對她說,想借那本讀者回家看。這名女生是語文課代表,作文寫得特別好,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困難。還是第一次有學生向她借沒收來的書,她猶疑著要不要答應。女生憋紅著臉說,讀者雜誌要幾元錢一本,她沒錢買,以前都是向同學借來看的,這次同學在數學課上偷看時,被老師發現後沒收了,她也因此看不到了,所以,才想跟老師借回家看。女生鼓足勇氣說,隻要看一個晚上就還,也保證不影響做作業。
她答應了女生的要求。看著女生的背影,她忽然有了一個念頭。
第二天一早,走進教室的孩子們驚訝地發現,老師的講台上,堆著一大摞書。好奇的孩子們跑上去一看,竟然都是以前各自被老師沒收的書。教室裏一下子炸開了鍋,唧唧喳喳地議論著老師為什麼將這些沒收的書,突然都搬到教室來。被沒收最多的孩子沮喪地對大家說,完了,老師一定是要集中開批鬥會了。被沒收過書的孩子,都一臉惶恐。
她走進了教室。拍拍講台上的書,她說,這些都是同學們在課堂上被老師沒收的書。環顧一周,她接著說,我想聽聽同學們的意見,怎麼處理這些書?
教室裏安靜極了,以前不都是學期結束時,再還給大家的嗎?大家都不明白她的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麼藥。沉寂了片刻,有人低聲說,幹脆一把火燒了。她笑著搖搖頭,這裏麵有不少書,還是很健康,很有益的,燒了太可惜。見同學們沒人再發言,她提了個建議,我想將這些被沒收的書,在教室的一角,建一個微型的圖書區,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將這些書借回家閱讀。寂靜的教室,再次炸了鍋,真的嗎?不管什麼書都可以借回家看嗎?她點點頭,說,不過,這裏麵有一些書,我認為是不適合你們閱讀的,但如果你願意,隻要到我這裏登記一下,也可以借回家去看。她清清嗓門,我還要補充一點,這些書我都沒有注明是誰的,今後再有人在課堂上不聽課,偷看課外書,被老師沒收之後,我會在封麵上寫下你的名字,然後擺在這裏。教室裏響起熱烈的掌聲。
就這樣,她用這些被沒收的書,在教室一角,建起了一個圖書室。她惴惴不安地度過了第一天,她擔心如果真有孩子向她借那些不宜的書,她該怎麼辦?所幸一天結束了,放學時書被借出了好幾本,但沒有一本是那些內容不堪的書刊。
偶爾仍有孩子在課堂上偷看課外書,被老師沒收,但數量銳減。讓她欣慰的是,好幾本在她看來是健康有益的書刊,被反複借閱,孩子們在還書時,還會把破損的地方,粘貼好。
那些曾經被老師沒收的書,在教室的一角,構成了班級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