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當成老師
孫道榮
兒子打電話,讓我給他送點東西到學校去。上高中後,兒子就住校了。
趕到兒子學校的時候,正趕上課間休息。手裏拿著兒子需要的一本課外書,向兒子的教室走去。樓梯口,迎麵走來一群學生。與他們擦身而過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老師好!”我扭頭看看身後,沒見到老師啊。這才意識到,他們是錯把我當成老師了。我猶疑著不知道怎麼辦,他們已一路說笑著走遠了。
找到兒子,將書給他。我輕聲告訴兒子,剛才碰到幾個同學,他們喊我老師呢。兒子上下打量我,你還真有點像老師。又問我,那你怎麼做的?我訕笑笑,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第一次被錯當成老師,感覺很尷尬,手足無措,還沒來得及反應呢,他們就走開了。
兒子哦了一聲。忽然歪著腦袋,很認真地對我說,下次再有同學喊你老師,你可別無動於衷啊,哪怕是笑笑,點點頭,揮揮手,都可以的,就是別無動於衷。
我拍拍兒子的肩膀,點點頭。
兒子周末回家,又和兒子偶爾談及這個話題,兒子跟我講了一個故事。有個小學生,每次在校園裏看到老師,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任課老師,都會主動向老師問好,老師也都會還以問候。一次,在過道上,迎麵急匆匆走來一名老師。小學生和以往一樣,停下腳步,讓老師先過,並清脆地喊了一聲“老師好!”那名老師低頭走路,一點反應都沒有。小學生以為是老師沒聽見,又清脆地喊了一聲“老師好!”這時候,老師已走到小學生的身邊,那麼近的距離,不可能聽不見,沒想到,老師還是一臉無動於衷。老師走過去了,小學生站在過道上,看著老師的背影,眼裏噙著淚水。
兒子的神情,認真而嚴肅。我問兒子,這是不是你自己的故事啊?兒子沒有回答我,而是接著說,後來才弄清楚,那個人也許根本不是老師,至少不是那個學校的老師,因為那名小學生,從此再也沒有在校園裏見到過他。但是,也是自那次以後,那個小學生,對不認識的老師,再也不主動問好了。他的心裏,打了一個很久也沒有解開的結。
我輕輕拍拍兒子的肩膀。能夠感受到兒子身體輕微的顫動。
之後,每次去兒子的學校,我都會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幾乎每一次,都會有同學把我當成老師,禮貌地向我問候:“老師好!”每一次,我都會將目光移向他或她,看著他或她,微笑地回一聲,“同學好!”有時候幾個孩子走在一起,我就會笑著向他們點頭致意。他們歡笑著與我擦身而過,每一次,我的心裏,都充盈著暖暖的感覺。
也許他們真的是把我錯當成老師了,也有可能,他們看出來我隻是一個偶爾走進校園的家長,但他們還是禮貌地向我問候。因為這聲問候,我的心變得澄澈而快樂。他們也許是我的孩子的同班同學,也許他們和我的孩子根本不認識,這有什麼關係呢?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
你怎麼會不張開懷抱,接納你的孩子呢?一聲問候,傳遞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傳遞的是我們的希望。
幫外甥戒網癮
孫道榮
妹妹來電,哭訴已上高三的外甥,突然不肯上學了。
外甥從小學習就不錯,一直是班裏的尖子生,中考不負眾望,考進了老家惟一的一所重點高中。妹妹為了獎勵他,給他買了一台電腦,還開通了寬帶。沒想到就是這台獎品害了他,上網時間從高一時的每天一小時,逐漸發展到每天一放學就粘在電腦上,到了高三開學,小東西誓死不肯再上學了。妹妹一家軟硬兼施,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