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荒漠裏的將軍(2 / 3)

在青海西藏之間修一條公路是破天荒的,是造福青藏高原子孫的千年大計。一九五三年冬季,慕生忠將軍率領一百四十人,後來增加到一千二百人,從西寧出發,來到了格爾木。他們頂著高原的寒風,見山就爬,見石就問,開始了艱苦的探路行程。在沉寂了千萬年的荒山野嶺,在昆侖山的冰川雪線上,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要探出一條路有多麼艱難嗬!慕將軍給探路的人說:“前進!哪怕前進一尺也叫前進,一定要探出一條路來!”經過四個多月的跋涉,一條青藏公路的草圖繪了出來,隨即便開始了史無前例的築路工程。

我們都是一些平凡的人!慕生忠對我說:“可是不平凡的事業是由平凡人創造出來的。我們要打破人間築路紀錄,在世界屋脊上開辟一條通天大道來!”他和築路職工們每天隻吃一點大頭菜,啃著幹饃饃,迎著酷暑寒冬,踏冰河過雪線,走入毫無人煙的深穀,登上唐古拉和岡底斯山。在築路過程中,他和工人一起開山背石頭,一塊抗洪搶險,在冰冷的沱沱河整整泡了六七個小時,走上來兩腿發青,麻木得失掉知覺,弄得他三天兩頭打針吃藥,腿仍然發疼發酸,晚上疼得睡不好覺。在長期的戰鬥生涯中,他已養成和戰士同甘苦共命運的脾性,你不讓他幹那怎麼行,他就是這麼個倔老漢。他在檢查工程時從不帶行李,走到哪裏就和工人一起睡一起吃一起幹。一次,工程隊為了憐惜老漢的身體,在收工的時候,特意為他炒了一盤雞蛋,他吃完飯炒雞蛋卻原盤未動。他心裏想著工人群眾,他們吃的甚?我為甚要這麼特殊!成千成百的工人在高原上吃從來沒吃過的大苦,拚死拚活地甚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不都是為著共同開辟這條神秘的西藏人民早已盼望的大路麼!

在人世罕見的世界屋脊開路,由於缺氧和吃食困難,有多少人患了壞血病,有多少人勒緊褲帶幹活,又有多少人從冰崖上滑落,有多少人倒下去再也爬不起來,獻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

慕將軍深深地曉得這些,他時常親臨工地,向大前沿陣地尋找最好的戰機,保證以最小的損失贏得最大的勝利。他和築路工人們一起,還在高原上摸索出三條生活經驗:一是吃飯不要吃飽,二是睡覺頭要枕高,三是覺得身體不舒服別躺下,轉悠轉悠就好了。他是個樂觀主義者,他爽朗的笑聲時常驚動得高原的雪雞飛起來,感染著工人們也跟著他笑了。他還根據築路地形和自然風貌,沿路起了許多饒有趣味的名字,例如納赤台、五道梁、風火山、套套河、開心泉、開心嶺等等。他還為這些地名寫了不少即興詩,如開心嶺:

找路入深穀,

疑似又穿雲;

平坦直跨過,

取名開心嶺!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五日,連綿千裏的青藏公路終於修到拉薩,布達拉宮歡騰了,無數藏族同胞熱淚滾滾地歡呼,築路員工們也喜得直抹眼淚。此時,愛好寫詩的慕生忠以從來未有過的激情,回想到“開辟布爾汗布,戰到天涯橋邊”的情景,想到“在空氣稀薄的高原”和“冰雪交加的雪線”的搏鬥,真是“踏破千裏雪,走盡長江水!通過怒江上遊的黑河,炸開岡底斯山”的氣魄!如果把他沿路寫的許多詩搜羅起來,將是一本極別致的詩集。可是,他沒有工夫這麼做,他曉得路是修通了,但是修補維護的工程還很艱巨,還得繼續作戰!

格爾木作為青藏公路的總指揮部再適合不過了。這兒四通八達,東通青海省會,南入西藏拉薩,西達柴達木石油基地,北望河西走廊。但是,要在這蒼涼的大漠紮下根,談何容易!這兒一無所有,隻有肆虐的狂風和夜半的狼熊。慕將軍卻極其自信,他時常給周圍的人說:“我們有個寶貝武器,這就是人!有了人,就可以生存,就可以創造!我們喜歡城市,但是更喜歡自己創建的城市!我們要建設格爾木,要作格爾木第一代祖先!”

慕將軍的話說得鏗鏘動聽,擲地有聲!

於是,格爾木第一代祖先們在承擔西藏運輸任務的同時,開始另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創建格爾木城了。在慕將軍總體策劃下,人們掄起了鐵鍁和坎土曼,在大戈壁上開墾出四百畝荒灘,從昆侖山峽把格爾木河水引入基地,首先試種白菜、蘿卜、洋芋、韭菜和西紅柿,繼而又用戈壁紅柳和泥沙,蓋起一座座避風的土屋。為了改變戈壁幹涸的環境,人們還在四周栽植了十萬棵白楊和柳樹。我來到這裏的時候,這些白楊雖說還是些幹條條,可是已吐露出青嫩的小樹葉,隨風飄搖,煞是動人,可以想見不久的將來,這兒必會是一條綠樹成陰的大道。使人感到奇怪的是,在一孔孔土窯洞周圍剛剛插下許多柳枝,還不知道活過來活不過來,慕將軍倒給它起了個名叫“望柳莊”,說是為了招徠各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