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敦煌參加青海石油局首屆文學頒獎會,我很激動。我看見柴達木有這麼多老中青年作者獲獎,這無疑是一次檢閱,也是一次盛會,它既顯示了青海石油文學潛力的雄厚,也標誌著青海石油文學湧現了一大批充滿活力的青年作家群,他們是柴達木文學的新星,這使我感到很高興!
李季同誌的夫人李小為和我的老伴賀抒玉都覺得,我們的心是和柴達木息息相通的,我們都和柴達木結下了不了情。這次,在青海石油局首屆文學頒獎大會上,授予李季和我特殊貢獻獎,這對我們是最高獎賞,我個人又高興又不安,隻覺寫得太少,欠債很多,心裏有愧。
我這人很重感情,一旦愛上了什麼便很專一,我對石油和柴達木的感情就是如此。
我也許天生就喜歡野外生活,喜歡在野外闖蕩天下。因此,從一九五三年起,我去了陝北石油探區,隨後到了酒泉和河西走廊,接著一九五四年我有幸和詩人李季隨同中外專家們第一次踏入了柴達木盆地。我發現,這塊土地雖然沒有人問津,但是卻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她的原始荒涼和博大深遠打動了我,她的自然風貌、開拓者創造的魄力和豐富的地下寶藏感染了我。於是,我一九五七年又隻身來到了柴達木,此後,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七年再次來到這塊土地上。我寫的《柴達木手記》和後來的《柴達木續篇》便是這個時期的產物。
我和這塊土地的關係,前前後後已近四十年。
我所以熱愛柴達木,因為在這塊土地上才能體現人類的生存意義和價值。在這樣險惡環境中創業的人最可貴,在這樣艱苦條件下作出奉獻的人最可愛。能來到這塊土地上的石油開拓者,都抱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四十年來,柴達木發生了巨變,從一片荒原到處處閃光,從勘探開發到建成百萬噸的石油基地,和敦煌這座石油城,這是經過幾代柴達木人奮鬥得來的,是柴達木人的自豪,是中國的光榮!四十年來,在這塊土地上湧現出無以計數的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們付出的勞動代價之高,他們創造的業績之輝煌,是前無古人的,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敬!
我熱愛這塊土地,我鍾情柴達木人。我愛柴達木大自然嚴酷的美,更愛柴達木人心靈的美。我所以要寫柴達木石油創業者,這出於我感情的需要,出於作家的良心!我寫出了一些散文,這是我的職責,但比起柴達木人創造的偉業來是微乎其微的。我把自己應該寫的和將要寫的一切,看做是柴達木的賜予,沒有柴達木人的創造。就沒有我的創作。
柴達木石油事業是輝煌的,這是一部艱難創業的曆史,應該產生無數詩歌、散文和大部頭作品。青海石油界已經出現還將出現與之相輝映的作家和藝術家,我寄熱望於他們!
一九九三年八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