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正陪著王金亭喝酒,猛聽得“撲通”一聲,有人落水,叫聲“不好”,站了起來,趕快鑽出船艙,剛一露頭,亂箭如雨,船頭船尾的漁夫和護衛都不見了,王媛文也不見了。
張三對王金亭和張策道:“我們被強盜包圍了!不知是哪個山寨的?”王金亭瞧了瞧船尾艙,洪升正瞪著眼睛,在本枷車內張望著,諦聽著,充滿了希冀。
張三抄起寶刀,轉動如同風車,那些利箭被撞得亂飛。駛來的小船已靠攏大船,有幾個大漢已搶上船頭,揮舞著鐵叉、大刀等兵器,蜂擁而來。張三發一聲喝,攀上船桅來了一招“順風扯旗”,雙腳齊發,一連把幾個大漢踹入河內。張策抄起王媛文放在艙內的寶劍,王金亭也從船艙裏出來。
又有一個人跳上船頭,那人背著一隻手,右手搖著一把大蒲扇,嘻嘻笑道:“張三爺,久違了!”張三一看,正是鐵扇子洞庭。
船尾也跳上一人,那人雙腳剛一落船,船尾顛簸了一下,水花四濺;恨恨道:“叛逆解鐵夫在哪裏?還不快把腦袋交出來!”張三一聽聲音就知道是“鐵辮子”盤龍。張三大喝一聲,橫刀朝洞庭劈來,洞庭朝下一躬腰,將扇子往上一擋,張三的刀劈了個空。洞庭又一揮扇,張三隻覺眼前冒金星,扇骨掃著他的右臂。張三有點惱火,纏頭貼肩抹,劈刀不到頭,一招左虛步抱刀,走矮式,又變手擰轉、雲手走虎形,一腳踹中洞庭的腰部,洞庭踉蹌了幾步,又揮扇上前,一招“公主揚扇”,朝張三狠命撲來。
這邊,張策揮動寶劍來戰盤龍。盤龍將牙咬住辮梢兒,瞅定張策,一揚辮子,張策往起跳了五尺多高,那辮子打中桅杆,桅杆“哢嚓”一聲斷了。桅杆落地,竟砸死一名牆盜。
王金亭躲在船艙的裏麵,目睹這場惡戰,心有餘悸,他瞧一眼木枷車內的洪升,洪升正“嘿嘿”冷笑。
大船四麵有十餘隻小船圍住,船上的人都是洪升的餘黨,有的手持兵器,有的張弓搭箭,但因盤龍、洞庭與張三、張策混戰一團,誰也不敢放箭。
正在難解難分之際,隻見又從蘆葦叢中駛出一隻小船,船頭上有一人高喊:“賊人勿傷吾友!”那人50多歲,身材魁偉,相貌堂堂,身穿一件青布袍子,手持一根大竹竿,後麵有個後生正拚命劃船。
那小船駛近大船,船頭上那人一亮竹竿,“呼啦啦”,那些小船上的強盜被掃倒七八個。有人搭箭朝他射去,也被他用竹竿掃飛。
張三一見那人,喜得大叫一聲:“小辮梁,你如何來了?”那人正是“小辮梁”梁振圃,他隱居返回直隸冀州鄉裏,正在開辦德勝鏢局,方才帶著兩個徒弟路過此處,正見王媛文中箭倒在岸邊,急忙救她起來。聽了王媛文的敘述,才知張三等人正陷入困境,於是叫徒弟照料王媛文,自己帶了另一個徒弟,弄到一隻小船,前來救援。
張三見梁振圃不期而至,添了氣力,猛出一刀,格開洞庭的蒲扇,一掌朝洞庭小腹劈來。洞庭見梁振圃來助張三等人,有點分神,一疏忽,被張三劈中小腹;隻覺一陣疼痛,手中蒲扇落地。張三眼快,一腳將蒲扇踢入河中。
洞庭沒了蒲扇,等於沒了兵器,有些心慌,虛晃一招,就要落水而逃。張三一縱身,一揚刀,將洞庭攔腰劈作兩半,血染河水,紅了一片。
這邊,梁振圃已跳上船尾,用大竹竿朝盤龍後心戳來。盤龍早有防備,朝旁邊輕輕一躍,竹竿戳了個空,張策與梁振圃認識,張策叫道:“振圃來得正好!”又揮劍去砍盤龍。
這時,前麵又駛來一條大船,船頭立著幾個彪形大漢,簇擁著兩個年長之人。張三一見,心想:壞了!又有強盜來了!
那大船越駛越近,船頭之人愈來愈清楚,船中央飄著一麵黃龍旗,獵獵而飄。
船頭上站著那些人麵目可辨,個個身穿清袍,當中那二人,一個圓臉翻鼻,胡須灰白,神采奕奕。另一個清瘦炯目,老氣橫秋,一團正氣,手握狀元筆。張三認得這兩人,一人是清宮武術教頭“鼻子李”李瑞東,另一個人是清宮護衛總管“鐵鐲子”尹福。
盤龍見清宮大內高手趕到,慌了神,拔腿欲走,卻被“小辮梁”梁振圃橫竿攔住,盤龍使盡全力,揮辮如雨。梁振圃也不示弱,也將辮子一甩,用條辮子纏在一起,上下翻騰,鬥得難解難分。忽然,梁振圃將辮子抽出,一歪身,一辮抽在盤龍臉上,登時起了一道血痕。張三從背後一刀結果了盤龍的性命,清宮侍衛發一聲,喊個個奮勇揚刀,很快就把洞庭、盤龍帶來的強盜殺得大潰,屍橫小船,血肉橫飛。
尹福跳上王金亭所在的大船,朝王金亭一拱手道:“欽差大人受驚人,朝廷派我們南下迎接欽差大人回京者,因為在天津遇到強盜,耽誤了時辰,請欽差大人上船!”
王金亭黯然失神,喃喃道:“我的愛女媛文不知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