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職場裏,有兩種人永遠無法取得成功:一種人隻做老板交代的事,另一種人做不好老板交代的事。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如果自己不努力不主動,就隻有被淘汰。任何公司都需要那些主動尋找任務,主動完成任務,主動創造財富的員工。因此,在工作中,做任何事,都應該摒棄被動,積極、勤奮、主動地投入其中,把每一項工作都視為事業的基礎,這樣你將打開成功之門!
主動工作是忠誠的表現
拿破侖。希爾曾經說過:“自覺自願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
努力工作的實質,就是要自動自發,盡已所能,力爭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事實上,能否自動自發主動做事,既是一個人事業心和責任感的體現,也是他對企業忠誠的表現。
在工作中,主動進取、自發自動的員工,總能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因為,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充滿責任感的時候,他便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的創造性和專注精神,也都會在工作中表現出來。
有一位父親告誡他的孩子說:“無論將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如果你能夠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並認真負責,那麼,你就不會為自己的前途操心了。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散漫粗心的人到處都有,而對自己的工作善始善終、充滿激情的人卻很少。”
正如這位父親所說,職場中的一些人,隻在背後有人催促時,才會去做他應該做的事。其實,這些人活得可一點也不輕鬆,因為他們“心很累”,這種累是“無效”的累一一他們可能看上去大半輩子都在辛苦工作,卻始終得不到提拔晉升。
一位電腦工程師在公司人事縮減時被裁,他難過極了。“我又沒犯什麼錯,”他沮喪地問同事,“經理為什麼把我裁掉。”
“大概是你哪裏做得不夠好。”同事A說,“還記得上次他要你指導業務部門使用計算機,你坐在那裏沒事幹,剛好被他逮到。”
“什麼,我沒事做。那時大家剛好都沒有問題,我才自己上網的。我不是照樣在一旁待命,有人發問我不也是馬上就去。”他反駁。
“就是啊!”同事B附和說,“經理留下來的另一個工程師,那天幫別的部門修計算機,修到整台計算機壞掉,經理沒裁他,競然是裁你,真說不過去!”
最後,同事A終於說:“哎,不服氣你去問老板嘛。”
“可是,”他猶豫了起來,“這樣好嗎。沒看有人這樣做過……”
“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去自取其辱,”同事B說,“裁員還會有什
麼理由。何必挑明了讓大家尷尬。”
“但是問清楚了,真有錯,下次可以做得更好不是嗎。”同事A說。
同事A的話讓這位工程師回家想了好多天,他實在耐不住心裏的不滿和疑惑,終於決定親自找經理談一談。
“我隻是想了解一下這次裁員的原因。我知道這次為了精簡公司編製,總得有人給裁掉,但我很難把裁員的原因和自己的表現連在一起。”他將在心裏排練了好久的話一口氣全講了出來,“如果真的是我的表現不好,請經理指點,工作上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我希望有改進的機會,至少在下一份工作上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經理聽完他的話,回答道:“你的能力還不錯,也沒犯過什麼重大過失,可是,如果你在過去的工作中都表現得這麼主動積極,今天被裁的人肯定不會是你。”
缺少自發自動的精神,難免成為公司裏“可有可無”的人。因為他們隻是在被動地應付工作,機械地完成任務。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把自己的創造性和聰明才智體現在工作中呢。
真正對工作認真負責的人,也是對自己的未來認真負責的人。如果一個人想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別無選擇,他應該努力克服被動工作的習慣,最好做到將其從個性中連根拔除!做一個自發自動、熱情向上的人。
肖雲龍是一家IT公司的銷售部經理。一天,他到一家銷售公司聯係一款最新的打印設備的銷售事宜,因為是一款定位為大眾化的新品,並且廠家即將開展大規模的廣告宣傳,為了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對經銷商的讓利幅度也非常大。肖決定在媒體大量宣傳報道之前同一些信譽與關係都比較好的經銷商敲定首批的訂量。不巧的是,同他一直保持密切業務關係的那家公司老板不在。當他提起即將推出的新品時,一位負責接待他的員工冷冷地說:“老板不在!我們可做不了主!”肖繼續把廠家準備如何做該款的宣傳,需要經銷商如何配合進行渠道開拓的設想向這位接待人員講解,試圖得到這家員工的理解和回應。但是,令他失望的是,那個銷售人員根本不聽他的解釋,隻用非常簡單的一句話搪塞:“老板不在!”
肖沒有任何辦法,隻好悻悻地走了出來。他來到有業務聯係的第二家公司。不巧的是,這家公司的老板也不在。雖然很失望,肖還是想試一試,看能否說服接待他的人。接待他的是一位新來不久的女青年,不僅麵容姣好,惹人憐愛,工作也特別有熱情。當得知肖是來自一家著名的IT公司的銷售經理的時候,她立即表現出了一個公司員工應有的熱情,馬上倒了一杯水給肖,還主動介紹了自己的情況。肖向她說明了來意,她以自己剛剛學到的營銷知識,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個不錯的商機,無論如何不能因為老板不在就讓它白白溜走。她主動要求第二天就為他們公司送貨,其他具體事宜等老板回來以後再由老板定奪。
結果很清楚,第二家公司的員工在老板不在的時候,女職員的熱情等於為公司談成了一樁生意,這款產品在整個××市市場上隻有他一家經營,不到一個月就銷售了近3000台,為老板淨賺了6萬多元。而第一家公司的員工卻因為老板不在而喪失了很好的商機,等再要求補貨的時候,肖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為他們加了幾件貨,但此時已經失去了獲得廠家促銷期的優惠待遇,利潤自然大打折扣。
肖後來把這件事告訴了第二家公司的老板,老板當然非常高興,對他招聘的這名新員工很是滿意,不僅在公司全員大會上表揚了她,並且還對那個女青年進行了獎勵,鼓勵她繼續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做。
對於第一家公司那個員工的行為,肖沒有告訴他們的老板,怕他因此懲罰甚至開除那個員工。雖然這並不關員工的事,老板既然沒有授權,員工當然可以不管,但是公司的業務不能因為老板不在而擱置下來。
當然,如果追查起來,責任不在員工,員工完全可以借老板不在推脫一切責任。但是,一個優秀的員工永遠不會缺乏主動工作的精神,他永遠都會保持自動自發的精神,他們懂得為自己負責,更懂得要為老板負責,為公司負責。這一切都基於這樣一個前提:忠誠。
做一個積極的“行動主義者”
現實中,認真的人永遠都與拖延、懶惰等惡習是徹底“絕緣”的。因為他們很清楚,世界上有98%的人都因拖延而一事無成。一百次的胡思亂想,抵不上一次的實際行動。
歌德曾經這樣說過:“把握住現在的瞬間,從現在開始做起。隻有執行的人身上才會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重要的是做,而不是拖延,隻有在做的過程中,你的心態才會越來越成熟。”
如果認準了一項工作,那麼就要立即行動,我們應該摒棄拖延的毛病,在工作的過程中養成立即行動、認真去做的習慣,而不應該為自己製造借口,有意拖延自己的工作。
在一次有關行動力的講演現場,講演師做了一個測試。他說:“現在我請各位一起來做一個遊戲,大家必須用心投入,並且采取行動。”他從錢包裏掏出一張麵值100元的人民幣,“現在有誰願意拿50元來換這張100元人民幣。”他說了幾次,但很久沒有人行動,最後終於有一個人跑向講台,但仍然用一種懷疑的眼光看著講演師和那張人民幣。這位講演師提醒說:“要配合,要參與,要行動。”他才采取行動,果然換回了那100元,頃刻間他賺了50元。
事後,主講師說:“凡事馬上行動,立刻行動,你的人生才會不一樣。”
有一位心理學家多年來一直在探尋人的精神世界,他發現,成功人士身上都有兩種本質的力量:一種是在嚴格而縝密的邏輯思維引導下努力工作;另一種是在突發、熱烈的靈感激勵下立即行動。
當可能改變命運的靈感在生活中噴發時,絕大多數人習慣於將它壓製下來,而後又回到原來的生活常軌,平時該做什麼照常做什麼。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內在的衝動是人類潛意識通向客觀世界的直達快車。
所以,當你養成“現在就動手做”的工作習慣時,你就掌握了進取的秘訣。當你下定決心永遠以積極的心態做事時,你就朝自己的遠大前程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馬上去做,是現代成功人士的做事理念,很多企業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不是事先規劃出來的,而是在行動中一步一步不斷調整和實踐出來的。沒有行動,再好的計劃也是白日夢。
如果你犯了一項錯誤,這個世界將會原諒你;但如果你未做任何決定。這個世界將不會原諒你;如果你已做了一個真正的決定。就要馬上行動。
所以,如果你勤奮工作、積極行動、絕不拖延,你就會超越平庸,創造奇跡。而放任自己的惰性,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下麵的小故事,更加直觀地說明了這一點。
兩隻青蛙在覓食中,一不小心掉進了路邊的一隻牛奶罐裏,罐子裏還有一些牛奶,雖然不是很多,但也足以讓這兩隻青蛙體驗到什麼叫滅項之災了。
一隻青蛙心想:“完了,全完了,這麼高的一隻牛奶罐啊,我是永遠也出不去了。”於是,在象征性地掙紮幾下之後。它很快就沉了下去。
另一隻青蛙看到同伴沉沒在牛奶中時,並沒有沮喪,更沒有放棄,而是不斷告誡自己:“上帝給了我堅強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夠跳出去。”就這樣,它不斷地給自己打氣,鼓足幹勁,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
不知過了多久,它腳下粘稠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原來,在它反複的踩踏和跳動之下,液狀的牛奶已經變成了一塊奶酪!
終於,經過不懈地奮鬥和掙紮,它從牛奶罐裏成功地跳了出來,重新回到綠色的池塘裏。而那一隻淹死的青蛙則永遠留在了那塊奶酪裏,也許它連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其實是有機會逃出險境的。
拖延,分明是一種最佳的自我麻痹法,它會讓人像那隻青蛙一樣喪失意誌。拖延的人也是愚蠢的,他們總是把行動的結果想象得很壞。其實,不行動,才是最壞的結果。
我們的工作成績,都是要靠實際行動來說話。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行動主義者”,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而前提就是把惰性和拖延從自己的個性中徹底根除,丟掉糊弄工作的態度,說幹就幹,以百分百的熱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積極行動可以讓你獲得新生。
學會積極主動“找事”
在公司裏,要想贏得老板的認可,就必須懂得積極主動“找事”做。因為,老板要想創造利潤就必須要有一批能積極主動、切實幹工作的員工。積極主動,你將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如今的職場,很多人都願意去做那些輕鬆而又容易贏得老板或上司認同的工作,而不願去做那些額外的或費力不討好、繁瑣、平凡的工作。
事實上,認真負責地工作不隻體現在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上,也體現在甘願接受額外的工作上,具有這種品質的員工會主動為老板或上司分擔壓力。
有時,當老板或上司交代你去做不是自己份內的工作時,或許正是代表著他們認同你的能力,而給你超越職位的挑戰機會。
在平常工作中,做事不主動和不負責也常常給我們帶來不幸,甚至造成致命的後果。有的人雖然天資絕對聰明,但由於懶惰,工作幹不好,整個兒是混混一個,試問哪個老板願意要這種員工?有些事情,本來可以做得盡善盡美,但由於懶惰和不負責任,該檢查的不檢查,該落實的不落實,結果因為小缺點導致大問題,好好的事情被搞得一團糟,你說可恨不可恨?當然,這種極端的例子平常也不多見。最常見的是,工作缺乏主動性,就像人們常說的,撥一撥,動一動,不撥不動,本來應該動腦筋的事情,也不去動腦筋,等著領導來發號施令;本來可以利用平常時間做的工作,卻壓在那裏、拖在那裏,不到最後期限到來,不會動手去做;本來可以做得非常輕鬆和漂亮的工作,因為沒有主動性,結果搞得處處被動、常常出錯。這種狀況,在當今的事業單位裏可謂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工作缺乏主動性,有些員工認為自己不是領導,沒辦法主動,責任不在自己。這實際上是“懶漢”的邏輯。領導是指方向、把原則、定方針、做決策的,具體工作還是要靠員工來做。領導也不是神仙,說出來的話都是百分之百的正確。你被動地接受指令,不動腦筋,不主動應對情況的變化,能把工作做好嗎?因此,我們要想做好工作,就必須對工作切實負責,懂得積極主動“找事”的員工,才更能贏得領導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