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用熱情迎接璀璨(1 / 1)

生活中,我們有時礙於麵子,或者害怕遭到別人的拒絕,或者怕遭受譴責,或因自己的熱情總是遭對方冷漠的反應,而使自己的積極性逐日減弱。但隻要我們增強一分積極的力量,便足以削弱一分消極的困擾,從而克服做事拖延與推遲的毛病。

因此,我們必須減少憂慮,充分掌握主動積極的力量,凡事多舉手,多去協助別人,成功就在眼前。

三國時期,劉備之所以能後來居上,稱雄巴蜀,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諸葛亮的主動進攻,不僅是行為上的,更是心理謀略上的。

赤壁之戰爆發前夕,曹操戰襄陽、破荊州,80萬大軍順江東下,此時劉備勢單力薄,惶惶如漏網之魚。此際,諸葛亮當機立斷,主動出使東吳。一到東吳,諸葛亮繼續實施進攻策略。首先是舌戰群儒,難張昭、窮虞翻、羞步鷺、斥薛綜,使東吳眾多謀臣儒將理屈詞窮。見到孫權,諸葛亮又用激將法刺激孫權的自尊心與榮譽感。這一激果然奏效,當孫權了解了劉備的態度,便決心孫劉聯軍與曹操決戰。這樣,劉備不僅在戰略上轉危為安,實際上已勝利在握。

積極主動,不僅使偉大人物力挽狂瀾,回天有力;也是我們平常人的立身之道。它能使我們逐漸珍惜我們的時間,不少遇事拖延推諉,使我們永遠在生活中處於優勢。

有一位非常聰明的心理學家告訴了他的寶貝女兒一個足以使她在以後的生活中無往不勝的絕招——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勤舉手,勤於發問。

小女孩兒真的遵照父親的叮嚀,不隻在內急時記得舉手,老師發問時,她也總是第一位舉手的學生。不論老師所說的、所問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夠回答,她總是舉手。

時間久了,老師對這個不斷舉手的小女孩兒自然而然印象極為深刻。不論她舉手發問,或是舉手回答問題,老師總是不自覺地優先叫她開口。這樣在不斷積累過程中,她的知識量越來越多,在各方麵她都顯得非常優秀。

多多舉手,正是那位心理學家教給她女兒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利器。

故事中那位極具智慧的父親所教給女兒的舉手觀念,正是成功者積極主動的態度。

如果一個人不具備積極主動的態度,那麼,積極力量就會削減一分,相對地,消極的力量便增強一分。此消彼長,再假以時日,真不敢想象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因此,要想成功,必須強調主動。一切自卑、畏縮不前和猶豫不決的行為,都隻能導致人格的萎縮和做人處世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