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鵬羽(一)(1 / 2)

有九丘,以水絡之,名曰:陶唐之丘、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參衛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曰建木,百仞無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皞爰過,黃帝所為。————《海內經》

事實上,上界與下界的聯係從未斷絕過,一直到漢時,除了昆侖以外,還有建木一處“天梯”,而這隻是人們詩意的叫法,建木可不是什麼梯子,隻是攀登是無法進入上界的,比起昆侖的讓人望而卻步,天帝對建木的設計則更為神秘與巧妙,他將建木的唯一入口隱藏於九丘之中,九座山丘,隻有一座通往建木,沒有人知道是哪一座丘,但是真相終將浮出水麵,自創始至漢代,九座山丘,或因為天災,或因為人禍,隻剩下三丘,分別是孟盈之丘、赤望之丘、參衛之丘。孟盈丘由巫鹹之女女璃掌管,中有一處世外之境,因為秦時這裏被一位小吏發現,他妄想要將這裏設為兩縣之間的亭,但他離開後便再也沒有找回來,所以這裏也就有了一個名字,叫作隱亭。赤望丘由女祭[1]之女女翳掌管,有一棵古樹紮根在那裏,叫作若木[2],在若木的蔭蔽下,百草得以長榮,又因為出海越來越危險,這裏已然吸引了不少喜歡煉丹的方士。參衛之丘在九丘之中最靠南,由女薎之子桓卿掌管,有焚水流經,傳說焚水流源於天漢,天神無法靠近這裏,焚水的波濤會淹沒一切不屬於下界的器物。有意思的是,盡管隻剩下三座丘,生活在這裏的人仍習慣稱自己為“九丘人”。

“娘,讓他們不要再籌備我的冠禮了,我這次離開,不打算馬上就回來。”簫瓊並沒有像夢中給湮咒說的那樣瞞著他的養母。

瓊母將簫瓊送到渡口,這時還隻是拂曉,暮春時節,上半年最後幾天少雨的時光,此時的渡口還沒有變得擁擠起來。

“你是要……”這位母親年輕時一定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就算是如今,她還是這樣容光煥發,帶著一對紫色的耳鐺,簫瓊很久以後都無法忘記那對紫耳鐺。其實,瓊母早就感覺簫瓊這次離開會走很久,她也知道簫瓊想去幹什麼,“唔,你要離開,那就離開的久些吧,不用著急回來,不要惦記著這裏,不要惦記著我。”瓊母說著,低下頭擦了擦眼淚,“既然這樣,那我再告訴你一件事。”

身後跟著的是瓊母歌苑裏的整個樂師班子,瓊母特地把簫瓊往前引了兩步才繼續說:“當年,將你托付給我的人算是我的一位朋友,她是一位美麗的女子,這塊瓊玉也是她送給你的,我們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麵,我因為編演了浣舞而聞名於會稽,她正是為了向我學舞與我相識,可是,她應該不會是你的生母。”

“為什麼?”

“我養你那年和你現在一樣大,而她看起來則要更年輕些,她身材苗條,不像是一位有過身孕的女人。”

“她長得什麼樣子?”這幾天下來,年輕的樂師無論是睡覺還是醒著,都會隔三差五聽到這種消息,刺激著自己去改變原有的生活,比起刺激,他更討厭被蒙在鼓裏的感覺。

“她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女子,但比起她的人,她的舞姿更美。”

瓊母揮淚送離了簫瓊,等小舟的青帆被還未散盡的晨霧遮擋的看不清時,她才抹著眼淚離開了渡口。

瓊母安排在吳縣接簫瓊的人是她的一位老相識,是一位喜歡遊曆於東海的中年方士,他行蹤詭異,但不知道為什麼,每當瓊母想要找到他時,他都會機緣巧合的出現。

簫瓊此時在船上計劃著接下來的每一步,他精通一門手藝,不用太愁錢財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他有湮咒時刻在陪著他,旅途上他並不孤單,他計劃先到吳縣的樂府去將自己編的幾首曲子譜下來獻給那裏的樂府令,這樣自己的曲子就會在民間開始流傳,會有人用他的曲子試著唱一些歌謠,以後走到哪裏,興許常會遇到知音盛情款待自己,這樣想著想著,便又開始回憶起了那些樂譜,一直到了吳縣境內。

透過薄霧,碼頭上遠遠立著一人,簫瓊知道那是接自己的那個方士,果然等船再靠近些後,那人向簫瓊招了招手。

“你好。”簫瓊下船後先打了聲招呼。

那人隻是點了點頭,然後便開始看著簫瓊,這讓簫瓊很不適應,“好,好……來,我帶你去看我的住處,你在吳縣的這段期間就住那裏吧,就算隻是留一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