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高脂血症患者要多吃蔬菜、水果(2 / 2)

洋蔥是目前所知唯一含有前列腺素A的植物。這種物質是一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能舒張血管,降低血液的粘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還具有降低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洋蔥中所含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少量含硫氨基酸,具有降血脂、降血壓、抗動脈粥樣硬化和預防心肌梗塞的奇異功能。有資料表明,健康人每天吃60克油煎洋蔥,能有效預防因高脂食物引起的血膽固醇升高的現象。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患者,每天吃50~70克洋蔥,其降脂作用比安妥明還要理想。

洋蔥是具有很強殺菌能力的植物。洋蔥中含有大量植物殺菌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結核杆菌、大腸杆菌等,都有殺滅和抑製作用。如果咀嚼生洋3分鍾,能把口腔內的細菌全部殺滅。

美國的一份醫學報告指出:“每天吃一個洋蔥,可保持身體健康。”可見洋蔥的藥用價值和保健作用之高。

(6)大蒜被譽為“綠色的大夫”,我國古代華論、李時珍等名醫就曾用大蒜來治療多種疾病。在古代的埃及、希臘、印度等國也有關於用大蒜治病的種種傳說。

大蒜的抗菌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其殺菌力最強的成分是大蒜新素,對多種致病菌有抑製或殺滅作用,並且又是防治感冒的良好代用藥品,故大蒜有“天然廣譜抗生素”的美稱。

近年來人們發現大蒜還具有特殊的降血脂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研究人員曾對30名冠心病患者用大蒜進行治療,8個月後,這些患者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明顯降低,而對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則有所增加,因而冠心病的發作危險大為減少。大蒜中的蒜氨酸和環蒜氨酸為其降血脂作用的有效成分。此外,從大蒜中提取的另一種有效成分——甲基烯三硫和二烯丙基二硫,具有很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由於不少冠心病患者除合並高膽固醇血症外,其血液也常處於高凝狀態,因此,經常食用大蒜對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防治有良好的作用,並可以預防中風的發作。

大蒜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蔬菜。但是吃得不當也有負性的一麵。常吃大蒜易於引起眼瞼炎或結膜炎。特別是大蒜不僅有刺激性還有嚴重的腐蝕性,如果大蒜吃得過多,可以損傷胃粘膜,造成胃炎和潰瘍,甚至胃出血。因此,潰瘍病患者和眼睛有炎症的患者不宜食用大蒜。

吃大蒜必須掌握的要點是:少量吃,空腹不吃,開水氽一下再吃,早餐不吃。

(7)豆類:豆類包括大豆(如黃豆、黑豆、青豆、紅豆等)、蠶豆、豌豆、赤豆、綠豆等,它們是人體蛋白質的良好來源,也是防治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健康食品。豆類中蛋白質含量較高,質量也較好,特別是大豆,每100克大豆含蛋白質約40克。其它豆類如蠶豆、赤豆、綠豆等,每100克中也含有20~25克的蛋白質。

大豆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比較齊全,因而營養價值較高,特別是經過加工做成豆腐及其它製品之後,更易於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大豆中含有較高的脂肪(約占16%~20%),其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占60%左右,遠較其它植物油為高。此外,大豆中還含有豐富的磷酯、植物固醇、食物纖維、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如鈣、磷、鐵、鉀、錳、碘等,所有這些不僅有益於身體健康,而且有益於防治高脂血症和冠心病。

飲食中添加大豆有助於降低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膽固醇含量。研究人員發現,大豆對血清膽固醇含量低於6.63毫摩爾/升的研究對象的影響並不顯著。但對於血清膽固醇含量介於(663~8.66毫摩爾/升)之間的研究對象來說,可以使血清膽固醇含量下降7.4%,血清膽固醇含量更高者的降低幅度可達19.6%。

專家指出,100克豆漿中有1.8~4.4克大豆蛋白,100克豆腐中有72~11.4克大豆蛋白,100克大豆粉中有35.3~45.9克大豆蛋白,每天如能以20克大豆蛋白替代動物性蛋白質,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