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見兩隻蜻蜒一齊飛翔,心裏未在意。以為一隻累了,另一隻背它飛。又猜想是哥哥馱著弟弟玩。前幾日讀《繪圖兒童動物辭典》,圖畫闡示:甲蜻蜒用雙手鉗製乙蜻蜓頭,乙不僅臣服,又將長肚子柔軟後彎,觸接甲尾。書上說,彼等是在做愛。
人家做愛如此高難度,不能不使人(至少是我)產生敬佩之心。依愚見,將後腰彎一百八十度,是功夫到家的表現。而做愛,顯見又比雜技演員彎腰叼手絹更有意義,因為這是生產,不僅局限於藝術。況且如此窘境並沒有影響蜻蜓飛翔,真正的“革命生產兩不誤”。
我幼時練武術,搞過彎腰活動,行話叫“下腰”,這是練後手翻即“倒貓”的必要過程。雙手上揚,投降一般地向後仰。一般是反握著一根旗杆,雙掌寸寸下挪,最好哆哩哆嗦地撐地片刻,搞成一種趙州橋的樣子。此刻,不光腰難受,在眼裏天地顛倒亦不愉快。我個高腰硬,下腰總是不成功。有時下去了,自己不能複原,要由師兄弟用白臘杆挑起來。
一般女子的腰好下,可能是“水做”的關係。腰彎如弓,弄個前橋和後橋更容易。前橋是前手翻,一腳落地,腰成拱形,後腳甫至。後橋是向後翻。
人不如動物乃至昆蟲的地方很多。人倘若具備某項技藝,也是練出來的。而動物屬於“生而知之”,乃“上智”。狗鼻可嗅百種味道,實在是比人更宜充美食家。人吃許多東西真是瞎了。貓在夜裏善察,不知節省多少燭光,隻可惜它不讀書。我嶽母家的貓竟喜歡看電視,尤鍾情歌舞小品,真是怪哉。而蜻蜓的可佩服處大約隻在折腰。想了想,我又不佩服了,因為它是無脊椎類的昆蟲。有脊椎而善折腰才見本事,像當官而又不貪財一樣,雖然困難,但有意蘊。至於將此姿勢引入性愛,亦屬不正之風,不宜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