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兩扇磨盤也能磨亮人生(3)(1 / 2)

可他不想輕易地認輸。既然沒人肯聘他,那他就自己給自己打工。他東挪西借籌集了七千塊錢,兌了一個小食雜店,開始了當起了小老板。可是沒個多久,他的小店就關門了,因為顧客太少,辛苦了幾個月,沒賺到一分錢,還賠了不少。

接下來,他又開始琢磨著養金魚來賣。把手裏僅有的一點兒本錢,都拿了出來,他購進了價格不菲的魚種,開始精心飼養起來。他一點也不敢懈怠,無數個白天夜晚都交給了那嬌慣的金魚,眼瞅著數百條魚苗一天天地長大,心裏正盤算著能有一筆收入之時,金魚竟莫明其妙地在短短的兩天內突然全部死去,麵對那一條條漂浮在水麵上的死魚,他真是欲哭無淚。

後來,他又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列車,經過一年多的奔波勞碌,換了好幾個單位,結果卻是隻拿到數百元錢,疲憊不堪地又回到家中。

那天,他又按著報紙上登的地址,找到一家私營企業,跟那個胖老板沒說上幾句話,他就再次遭遇了失敗。

出了門,迎著繽紛的落雪,他漫無目的地朝前走著,眼淚不爭氣地流了出來,為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而傷心。

不知不覺,他來到一條堅冰的大河邊。忽然,他被這樣的一幕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正在練習滑冰,隻見小男孩一個跟頭接一個跟頭,剛站起又跌倒,有時幹脆連站都站不起來。要知道,那堅硬的冰麵上,摔一下可不輕,有幾次摔得他直咧嘴,可他揉揉摔痛的部位,又一次次地很費力地站起來,他那紅樸樸的小臉上,洋溢著堅定和執著。

他不由得走近踉踉蹌蹌的小男孩,跟他交談起來。

“你是第一次來學滑冰嗎?”

“不是,我來過好幾次了。”

“看你摔了那麼多的跟頭,幹嘛還要學?”

“因為我就想學會滑冰,別的什麼也不想。”

小男孩的話,一下子扣動了他的心扉——哦,小男孩一次次跌倒又爬起,隻因為占據他心靈的隻有一個強烈的渴望,那就是學會滑冰。他恍然想起了一位作家曾說過的一句話——有一種跌倒叫站起。是啊,終有一天,眼前這個小男孩肯定會在冰場上滑得很優美、很瀟灑的,因為此刻他正一次次地放逐失敗。

回家的路,陡然變得寬闊起來,他大聲地告訴自己:有一種跌倒叫站起,這世界上沒有跨不過的門檻,隻要我不放棄努力。

此後的日子裏,他又拚命地學習各種知識,從每天隻有五塊錢的小工做起,什麼髒活、累活,都不曾讓他皺眉,雖然又一次次地遭遇挫折,可他再也沒有悲傷過。後來終於憑著熟練的業務能力和特別能吃苦耐勞的精神,他終於謀到了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並且做得十分優秀,他的名字和業績都上了電視和報刊。

在一次高中同窗的聚會上,當很多同學都由衷讚歎他事業有成時,他隻是地微微一笑:“你們隻是看到了我眼前的成功,沒有看到我是怎樣一次次地在跌倒中站起,怎樣在風中亮出自己不倒的旗幟……

可貴的知難而退

參加某國營企業廠長一職競聘者,經過幾輪激烈的競爭,六名佼佼者脫穎而出,開始最後一輪的角逐。

主考提出了這樣的考題——如果企業隻擁有50萬元的資本,想要做一個需投資1000萬元的項目,應該如何去運作?

於是,幾位競爭者廣開思路,各施絕技,紛紛亮出自己的設想。主考麵帶微笑、不斷頷首地聽完前五位競聘者的慷慨陳詞,將目光轉向眼睛不時地掃視著地麵的最後一位。

這位年輕人緩緩地站起來,平靜地道出自己簡單的想法——既然資本有限,投資額度又很大,就應該量力而行,放棄那個誘惑人的大項目。

這不是知難而退嗎?眾人一片嘩然。

“你真的是這麼想的嗎?你不覺得放棄這樣一個大項目太可惜了嗎?”主考盯著年輕人的眼睛追問。

“這是我經過反複思考後所做的抉擇,如果我是決策者,我一定會堅持它。”年輕人充滿自信地答道。

“回答得非常好!”主考脫口讚歎。

眾人不解地望著主考,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主考欣然解釋道:“知難而進,固然可貴,然而作為一個企業的決策者,能夠審時度勢,知難而退,則更為難得,因為這除了需要更多的智慧,還需要足夠的勇氣。”

片刻的沉默後,熱烈的掌聲響起,幾位競聘者心悅誠服地祝賀最終取勝的那位年輕人。

沒錯,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麵臨很多的局限。如果不能冷靜地思考,隻憑著一時腦袋發熱,一味地逞能,非要知難而進,極有可能遭致慘重的失敗;相反,如果能夠在一些巨大的利益誘惑麵前擺正位置,量力而行,就會穩紮穩打,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有這樣一句詩——“有些退卻,其實正是前進”,說的正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