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最可口的咖啡自己調(1)(3 / 3)

而他竟由此不再做生意已頗有起色的騾皮商了,而是執拗地留在威爾遜天文台,心甘情願地做一名擦地板、掃院子、看門的雜工,雖說報酬低廉,日子十分清苦,但他很知足,因為他可以忙裏偷閑時跑到那台特別的望遠鏡前,遙望一下肉眼看不到的更遼遠、更神奇、更美妙的“心中的天堂”。

那天夜晚,值班的觀測員突然生病,已對那台望遠鏡操作很熟悉的他被臨時叫來頂替一會兒,而他出色的表現讓在場的一位著名專家大加讚賞。不久,他就成了那位專家的助手,在專家的悉心指導下,他繼續興致勃勃地探尋“天堂”的秘密。

當著名的天文學家哈勃來到威爾遜天文台後,計劃對宇宙深處進行研究,哈勃沒有挑選那些出身名校的“高材生”,而是毅然地選擇做事最認真的他做自己的助手。長年累月地追蹤觀測遙遠的星雲昏暗模糊,需要足夠的細心和耐心,需要忍受難以想象的辛苦,而他竟饒有興趣地做著這份單調無比的工作,像一名科學家那樣敬業。七年後,他協助哈勃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發現――哈勃定律。

再後來,他繼續觀測星雲,繼續探尋蒼穹的奧妙,他與其他科學家一道借助新技術和新設備,對哈勃定律進行了改進。因在天文學方麵的一係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和不凡的業績,他已躋身於著名天文學家的行列,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一名普通的騾皮商。

他的名字叫赫馬森,一個喜歡遙望天堂的騾皮商,因為興趣和執著而看到了宇宙的深邃、壯觀,擁有了輝煌無比的人生。“誰都可以升起,成為一顆耀眼的星辰,隻要願意並去努力。”一位傳記作家如此感喟赫馬森的生命曆程。

雕刻美麗

毫無疑問,他父母的大半生過得都實在是太平庸了,尤其是身無一技之長的父親下崗後,索性連什麼活兒也不想幹了,隻靠著那有限的一點兒失業救助金打發日子。不僅如此,父母對他的未來也從沒抱有多大的希望,似乎他的一生也注定要像父輩一樣沒多大出息了,甚至在他高考落榜時,父親竟能無動於衷地照舊喝著劣質的燒酒,那一臉的淡漠讓他感到苦澀難言的陌生。

他心存不甘地去了很多城市闖蕩,遭遇了許多的冷落,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依然是一個前景黯淡的打工仔。很多個夜晚,站在燈火闌珊的街頭,他的心隱隱地發痛――難道我真的要像父親那樣碌碌無為地過一生嗎?

揣著夢想,他又去拚、去闖、去奮鬥了,但接二連三的失敗和挫折,沉重地打擊了他的激情和信心,似乎一切真的應驗了父親所說的――一切命中都已注定了,再怎麼努力,他也不會有沒多大出息了。

那天,想去一家職業技術學院學一門技術的他,又被那高昂的學費擋在了門外。失望在一點點地啃噬著他的心靈,沮喪在陰雲一樣籠罩在他的頭頂。低垂著頭走過那棟教學樓時,他忍不住朝一間教室裏麵瞥了一眼,隻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師一手托著半個紅心蘿卜,一手旋動一把普通的小刀,轉瞬間便變出一朵美麗的紅花。他正看得出神,老教師的一句話仿佛石破天驚般地擊中了他的心扉――“同學們,請仔細看好了,隻需要這樣一把普通的小刀,即使是最普通的蘿卜、土豆,隻要用心去雕琢,也會雕出美麗和神奇。”

是啊,道理就這麼簡單――有些成功並非想象的那樣艱難,慧心的人隻需一把普通的小刀,就可以雕出令人驚訝不已的神奇。受了激勵的他欣喜地買來兩本關於烹飪雕刻的書,買了一把小刀和一大堆蘿卜,關進租住的小屋裏沒白沒黑地練起了雕刻,手被劃出幾個口子,簡單包紮一下繼續練,看著床頭那一件件有點兒模樣的作品,他得了寶貝似的笑了。

後來,那位曾讓他茅塞頓開的雕刻老師感動於他的好學,去找校長說情,破例允許他去旁聽雕刻課。他自然非常珍惜這一難得機遇,勤學苦練,雕刻技藝進步顯著。老師又介紹他拜訪了多位烹飪雕刻大師,從他們那裏又得到了很多指點和幫助。

三年後,在全國烹飪大賽中,他一舉奪得了雕刻項目的金牌,並被上海市的一家大酒店聘為首席雕刻師,月薪一萬元。他的名字叫鄧海嶽,來自黑龍江省的一個邊陲小鎮――密山。

在一次電視訪談節目中,鄧海嶽向觀眾自豪地展示著自己布滿傷疤的手,他手上舉著一把普通無奇的小刀,滿懷真誠地微笑道:“我也曾一度感到非常自卑,沒有奢望過能夠有今天這樣的成功。但現實告訴了我――其實,誰都可以擁有一份獨特的優秀,就像我這樣,誰都可以握住這樣一把神奇小刀,握住夢想、激情與執著,誰都可以把自己的生命雕刻得絢麗如花。”

鄧海嶽說的沒錯。許多時候,成功並不需要擁有一定的背景和充足的資本,隻需燃燒起心頭的夢想,隻需握住手中追求不止的刻刀,自信而執著地雕琢下去,就可能雕出一片美麗,雕出一片神奇,雕出精彩無比的人生……

一杯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