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發改委公開披露的信息,在金融危機中倒閉的中小企業竟有67000家之多,其中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倒閉超過1萬家,有2/3的紡織企業麵臨重整。必須指出,發改委公布的數據是指“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眾所周知,達不到“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數量遠遠超過“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數量。如果把“規模以下”的小企業加在一起統計,恐怕統計數字將數倍於“67000”家。
金融危機前2007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全國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336768家,其中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333858家,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99.14%。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從業人員7875.20萬人,其中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從業人員6052.07萬人,占企業總數的76.85%。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在其他方麵也占到全國企業的半數以上,例如,資產占總數的60.70%,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數的63.70%,利潤占總數的57.98%,稅金占總數的54.97%,總產值占總數的65.23%,出口交貨值占總數的57.63%。從統計的數據看,中小企業占中國企業的“半壁江山”還要多,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小企業功不可沒。
然而,這些中小企業平均壽命隻有2.9年。這個統計數字,是在金融危機之前得出的,如果現在統計,肯定會遠低於這個數。同時,這個統計數依然是指那些“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如果把那些這月“張燈結彩”開張,下月“偃旗息鼓”關門的“規模以下”的中小企業計算在內,恐怕數字會讓人嚇一跳。生生死死,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是家常便飯,是司空見慣,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中國社科院關於“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複蘇中的作用”的調研報告顯示,在金融危機中,有40%的中小企業已經倒閉,40%的企業目前正在生死線上掙紮,隻有20%的企業沒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機太大的影響。這就是說,在這場金融危機中,仍然有20%的企業毫發無損,不僅沒有受到損傷,反而蒸蒸日上,煥發出勃勃生機,事業一天比一天紅火興旺,比以前發展得更好了。
那些在危機中巍然不倒甚至越來越好的企業,究竟勝在哪裏?而那些在金融危機中不堪一擊、早早退出市場競爭的企業,究竟又敗在哪裏?從這一正一反兩個方麵,可以得出很多有利於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啟示。
本書從我國中小企業麵臨的現實問題出發,通過大量的理論分析和實例論證,總結出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應該處理好的十三個方麵的問題,內容涵蓋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態、中小企業的市場導向、中小企業的定位、中小企業的發展戰略、中小企業的現金流、中小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小企業的創新、中小企業的品牌營銷、中小企業的融資、中小企業的競爭力、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小企業的成本控製、中小企業的公共關係管理等,可資廣大中小企業參考借鑒。
編著者
§§第一講 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