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總的來說發展得不太好,生存得很艱難。究其原因,從客觀上說,盡管國家製定了不少政策法規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但仍然存在著政策不公平、不到位,扶持力度不夠,融資困難長期得不到妥善解決等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各中小企業無力回天,隻能等待著政策的改善。這裏要說的是中小企業本身的問題。主要在兩個方麵,一是自身存在的缺陷阻礙了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如管理體製不順、資產負債率偏高、技術落後、創新能力差,以及人才匱乏等;二是本身存在著對宏觀經濟發展具有消極影響的問題,如在企業中存在的資源浪費、環境汙染、產品偽劣、不注意安全生產、幹擾市場秩序等。
說中小企業處於“亞健康”狀態是比較貼切的,“亞健康”是指“機體無器質性病變,但是有一些功能改變的狀態”。除存心危害社會的極個別特例外,總的來說,中小企業隻是存在“功能改變”的問題。隻要沒有“器質性病變”,就可以健康成長,同樣可以“做大”、“做強”,可以躋身中國500強,躋身世界500強,同樣可以成為長壽企業。
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參差不齊,相互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病情”不同,就不能開一樣的“藥方子”。首先要“對症”。請給企業號號脈,看看存在哪些“功能改變”的問題。自己號脈是最準確的,不用諱疾忌醫,自己心中有數就行了。
這個脈怎麼號呢?這裏有一個權威的標準。2001年8月舉行的第八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中小企業部長會議,這是一次專門研究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會議。會議指出,中小企業存在的主要“症結”是:組織形式、管理水平、技術力量落後;勞動力素質不高;融資能力和市場影響力較弱;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不合理。
請按照上述八個方麵,逐一進行“號脈”自檢。
第一,組織形式
現代企業的組織形式通常分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和公司企業。你的企業屬於哪種形式?獨資企業是由個人出資創辦的,有很大的自由度,隻要不違法,愛怎麼經營就怎麼經營,要雇多少人,貸多少款,全由企業主自己決定。賺了錢,交了稅,一切聽從業主的分配;賠了本,欠了債,全用企業主的資產來抵償,承擔無限責任。獨資企業勢單力薄。合夥企業是由幾個人、幾十人聯合起來共同出資創辦的企業。通常是依合同或協議湊合組織起來的,結構不穩定。合夥人對整個合夥企業所欠的債務負有無限的責任。合夥企業不如獨資企業自由,決策通常要合夥人集體作出,常常意見難以統一,但它具有一定的規模優勢。公司企業又叫股份製企業,是指由二人以上投資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出資組建,有獨立法人財產,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企業。其主要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解散程序比較簡單,管理機構也比較簡單,比較適合中小型企業。另外,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屬於家族企業。家族企業獨具特點,如具有交易、代理和監督成本低的長處;短處是融資難和選擇高層管理人員麵窄,存在親情代替理性和“任親”替代“任能”的問題。
第二,管理水平
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等五大管理職能來協調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期更好地達成企業目標的過程。管理水平是由各項具體的職能決定的,中小企業之間職能發揮狀況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要逐項檢測,做到心中有數。
1.計劃職能:包括對生產經營趨勢的預測,建立實現目標,製訂各種方案以及達到目標的具體步驟等。“號脈”主要是確認:企業是計劃性較強,還是稀裏糊塗,走一步說一步,幹到哪裏算哪裏?
2.組織職能:為企業經營提供所必要的原料、設備、資本和人員。組織對完成計劃任務具有保證作用。組織職能要發揮得好,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如組織機構的合理設置,人員的合理分工與協作,適當的授權,良好的溝通渠道,以及人流、物流、財流的通暢等。“號脈”主要是確認:企業是組織性較強,還是比較渙散,溝通渠道是否暢通,勁頭是否能“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