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璣子叫道:“天門座下諸弟子,此事與你們無關,大家拋下兵刃,過來歸順,那便概不追究,否則嚴懲不貸。”建除道人大聲道:“你若能對祖師爺的鐵劍立下重誓,決不讓祖師爺當年辛苦締造的秦山派在江湖中除名,那麼大家擁你為本派掌門,原也不妨。但若你一當掌門,立即將本派出賣給嵩山派,那可是本派的千古罪人,你就死了,也無麵目去見祖師爺。”玉音子道:你後生小子,憑什麼跟我們‘玉’字輩的前人說話?五派合並,嵩山派還不是一樣的除名?五嶽派這‘五嶽’二字,就包括秦山在內,又有什麼不好了?神天門道人道:你們暗中搗鬼,都給左冷禪收買了。哼,哼!要殺我可以,要我答應歸降套山,那是萬萬不能。玉班子道:“你們不服掌門人的鐵劍號令,小心煩刻間身敗名裂,死無葬身之地。”天門道人道:“忠於泰山派的弟子們,今日咱們死戰到底,血濺嵩山。”衝站在他其周的群弟子齊聲呼道:“死戰到底,決不投降。”他們人數雖少,但個個臉上現出堅毅之色。玉璣子倘若揮眾圍攻,一時之間未必能將他們盡數殺了。封禪台旁聚集了數千位英雄好僅,少林派方證大師、武當派衝虛道人這些前輩離人,也決不能讓他們以眾欺寡,幹這屠殺同門的慘事。玉璣子、玉磬子、玉音子等數人麵麵相覷,一時拿不定主意。

泰山派玉字輩的師叔們,那麼容易被左冷禪收買,他們可能過去就對天門道人有不滿,否則也不至於願意幫助外人對付自己人。玉璣子認為天門不肯合並是因為舍不得掌門人的位子,這極有可能就是他自己的想法,對掌門人之位比較感興趣。天門剛拿出掌門信物,玉璣子不顧輩分,上前就搶。幾個玉字輩的師叔,合夥當眾搶掌門人之位,倒也有趣得緊。

經驗發現,假如玉字輩的幾位師叔對掌門人之位不滿的話,仔細分析之後,他們往往不見得真想自己做掌門,僅僅就是有些不滿而已。這樣的不滿可能是覺得天門沒資格,可能是對前任掌門挑選繼承人有不滿,總之不管是什麼不滿,隻要表達出來,真正弄清楚自己的不滿是什麼,問題也就解決了。即使是對天門不滿,當麵表達也不妨,對方其實希望你如此,更不願意看到的情況是大家都憋在心裏,導致臉色或者其他的表現卻讓人不好看。多數人都擔心,這樣的表達天門不願意聽到。谘詢發現人的確不是這樣的,內心裏他寧可聽到,憋著才讓人難受。有時候是出於別的考慮,比如說,再怎麼表達,掌門之位也還是他天門,說了也沒用。的確,說了也未必會改變事實,但是能解決衝突。表達出來以後,真正清楚了自己的不滿是什麼,一般人這時候會發現自己的不滿本來就是挺荒唐的,問題自然解決了。更何況,你怎麼知道不會有用,萬一它就是改變了呢?《大話西遊》裏唐僧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特別符合心理谘詢,“想要你就說嘛,不說我怎麼知道你想要呢”?真正說出來了,雙方互相都坦白了,沒有什麼不可以解決的;即使不能改變,坦白了也比不坦白好,總不至於背地裏幹出這等卑鄙的勾當,出賣自己人。

假如他們也不是過去就有不滿,隻是一時間被左冷禪脅迫,那其實也應該對自己人公開。比如家人被左冷禪控製,那麼公開了他可以威脅你,不公開照樣威脅你。不公開等於主動放棄支持的力量。公開的話,可以讓人死也瞑目,知道自己為什麼被害。背地裏坑害就很讓人難受,不明所以。再者,假如都是些血性的漢子站在自己一邊,不屈服的話,左冷禪反而不敢真的怎麼樣。即使真的怎麼樣了,意義也不一樣。打不過但是不怕你,跟主動放棄抵抗,坑害自己人,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天門道人群弟子的做法就特別可敬,人少,力量也不足,但就是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