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令狐衝體內真氣兩次大發作是最明顯的。上邊說的拜見任我行是一次,下一次發作最厲害的,是在剛好收到魔教攻打消息的時候。這次的疼痛比上次還厲害,疼到抱著肚子在地上打滾。心理原因很簡單,更進一步接近情感的取舍了。假如盈盈被炸死,自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特別於心不忍,但是又沒有任何辦法。

任我行死了以後,令狐衝跟盈盈圓滿成親,那麼體內真氣也該化解了,理所應當。於是,體內真氣也還真就完全化解了。因此,與其說是方證的內功心法救了令狐衝,不如說是任我行的死,以及盈盈的愛情救了他。當然,我們並不反對,他體內真氣的確是《易筋經》的內功心法給化了去,但潛意識為什麼選擇那樣的時刻發作,之後又選擇這樣的時刻化解,並不是純粹巧合的。

除了令狐衝,天下不知道多少無辜的性命,都因為任我行的死而僥幸存活。讓人忍不住感歎:幸好老家夥死了!排除這些現實的理由,單從心理影響上說,我們也認為,人都會死,這其實是對人類特別有利的一條基本規律。因為生命的本質就在於追求變化,要在不斷的變化中,生命才有意義。任何停滯了的,阻礙生命運動的行為,都是反生命的。沒有死亡,現在可能還是秦始皇的天下,這是一個很恐怖的事實。

人往往都比較容易膨脹,某一方麵是天才,出了頭就會誤以為自己處處是天才。比如我今天去主持節目走紅了,明天就會以為自己唱歌也是天才,還覺得那個某某某唱歌根本就不如我。到處賣唱,別人又把我捧紅了,我就可以去打壓那些新手,讓他們沒有翻身的機會。心理學界也一樣,有些人搞後現代療法,出了名就會以為自己在所有的谘詢領域都是泰山。有人在認知心理學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就可以以蔑視的口氣說:“精神分析那都搞的什麼玩意兒!”能夠成為大師還保持謙虛和誠懇,虛心傾聽來自各方麵的聲音,這樣的人比較罕見。

其實,即使是這樣的大師,如果其永居權威之位,對心理學的發展也有很不利的影響。因為人對權威的信任和崇拜,是很難回避的,意識裏可能提醒自己注意,但無意識的影響就很難注意到。舉個例子,某次專業課,是心理體驗課,相當於一次督導,給我們上課的是國內一個極厲害的大人物。臨時有事,又考慮到不是理論課,是帶體驗,他的弟子就能完成這個任務,所以讓弟子來給我們帶一次。結果上課的人出奇的少,少到四五個而已。大家都覺得,我們要上的是創始人的課,弟子來帶有什麼意思。其實很多人心裏清楚,這次帶體驗的課,創始人帶,跟他的弟子帶,沒有區別。因為督導小組上,成長靠個人,你有多少投入,就有多少收獲,沒有投入,專家指著名字點撥你,也絲毫不會有效果。隻要你個人投入,隨便一個水平比自己稍高的人來帶,效果都一樣。那個創始人找來的弟子,水平顯然又比學生高了一檔。所以說,泰山不讓賢,不但弟子出不了頭,對再後來加入的新人,對他們的學習也是有不良影響的,因為隊伍擴大了,創始人不可能在像小團體時候一樣,每個人都手把手教,手把手訓練。

針對這個問題,意象對話谘詢技術的創始人倒是新出了個招,就是他自己逐步退出第一線,盡量不去講課,不去指點,偶爾帶一下,指點指點他的弟子。然後讓新加入的學員,重新去跟他的弟子建立師徒關係。打消新學員的念頭,讓他們心裏清楚,不太可能直接跟創始人交流,隻能跟著自己的師父,從頭學起。有虛心和誠懇的態度,去跟自己師父踏踏實實地學,而不想著一步登天,直接挑戰創始人,這對新學員的學習反而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