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無土栽培是近百年來,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發展起來的一種栽培技術。它與常規的土壤栽培相比,其優缺點如下。優點是:
不僅可以防止連作障害,而且對於某些特殊的作物可以任意高度的多茬栽培。
無論土壤的理化性質怎樣,也不管土壤中水分的多少,都可以栽培。
在管理過程中,省去了中耕、除草、土壤消毒等作業,因此可以大幅度節省勞力。
產品產量高、質量好,無汙染,無公害,潔淨商品率高,易銷售。
土地利用率高,節約灌溉用水。
栽培環境幹淨,勞動條件舒適。
某些作物可進行連續的自動化生產。
缺點是:
最初一次性投資較大。
營養液管理,特別是營養液的配比及防止病害侵染,均需要有一定的技術和知識水平。
由於在營養液中生長,緩衝力小,與土壤栽培相比,容易受溫度、氧氣多少等因素的影響。
能栽培的作物種類受到一定的限製。
正因為無土栽培技術有優點也有缺點,所以幾十年來,有關人士對這一栽培技術褒貶不一。但是由於無土栽培工作者多年的不懈努力,使這一技術已成為當今世界設施園藝蔬菜栽培技術研究的主攻方向之一,成為當今世界上蔬菜栽培技術最先進、資本最集中的生產方式,適合於專業化、商品化、自動化連續生產。
一、蔬菜無土栽培麵積的發展呈上升趨勢
近些年來由於無土栽培技術的逐漸成熟和迅速發展,使用的人數增多,栽培麵積也隨之擴大,呈上升趨勢。荷蘭的溫室麵積和無土栽培麵積都是比較多的。其原因是荷蘭國家將無土栽培作為國策,其設施園藝受到鼓勵和保護。例如農用天然氣價格比工業用天然氣便宜,這樣溫室園藝產品的收入與其它國家相比高、而且穩定。荷蘭溫室總麵積為8900ha,其中52%用來種蔬菜,46%來經營花卉。蔬菜中最多是番茄,其次是黃瓜、甜椒、草莓、茄子等。1987年荷蘭無土栽培麵積為2300ha,占溫室總麵積的26%,到1990年僅三年時間,岩棉栽培麵積就達3570ha,占溫室總麵積的40.1%,比1987年的無土栽培麵積增加55.2%,發展速度之快是驚人的。另外,日本是無土栽培麵積最小的國家,1987年無土栽培麵積僅為300ha,但據資料表明,日本1990年就達500%,占溫室總麵積的1%,比1987年增長24.9%,也明顯的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