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定果和吊瓜
定果是甜瓜無土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定果太早,難區分小果優劣;定果太晚,則營養消費太多,影響甜瓜產量。一般說來,待甜瓜果實長到雞蛋大小後,開始進行定果。定果時,每株保留一個長果型且果臍小的好瓜,打掉其餘全部果枝,並將保留的一個小果,用細繩吊到鐵絲架上。
(十)打杈和摘老葉
甜瓜果實膨大期間,其莖基部、主蔓各節位以及座果枝,經常長出一些小杈枝,應及時摘除,否則,將浪費部分養分,導致甜瓜產量下降。隨著甜瓜植株生長,下部葉片逐步老化,應及時摘除老葉。通常在授粉期摘除莖基部2~3個葉片,定果後再摘除下部4~5個葉片,這種措施有利通風透氣和減少病害。
(十一)溫、濕度管理
甜瓜定植後植株生長適溫為25~28℃,夜間低溫需在15℃;以上,春茬如果溫度不夠,應采用小拱棚覆蓋,加強保溫。秋茬溫度過高,應合理開窗加強通風換氣,授扮期白天為25℃;夜間17~19℃較好,果實膨大期白天為28~30℃,夜間為17~18較好。通過協調開窗、關窗時間來滿足甜瓜授粉期和果實生長期的溫度需要。甜瓜網紋的形成與空氣濕度關係較大,夜間以濕度在90%以上,葉片吐水多為適;白天的濕度依品種而異,但一般要保持60~80%。如果空氣濕度不夠,可在走道上撒水。
(十二)甜瓜收獲期的確定
甜瓜收獲期的確定是一項比較產格的工作,因為,如果甜瓜采收過早,甜瓜糖度就難以達到標準。如果采收過晚,則果實表麵出現開裂,果肉出現腐味,商品價值下降。甜瓜的采收期主要由授粉後的天數決定。網紋甜瓜在采收期內,從果臍處釋放出芳香氣味,甚至在果麵上表出現黃斑。伊莉莎白甜瓜以果表麵發黃為采收標準。不同品種采收期也有差異,通常情況下,網紋甜瓜在授粉後45~55天采收,伊莉莎白甜瓜在授粉後30~35天采收。
(十三)病蟲害防治
甜瓜無土栽培和土培的病蟲害防治相似,主要防治白粉病、枯萎病以及蚜蟲和茶黃蟎。
二、番茄無土栽培技術
番茄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產量很高,品質優良,適應性強。生食、熟食、鹽漬、醬汁、幹製都很適宜。特別是櫻桃番茄,不僅外觀好,而且經濟價值高,探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一)番茄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
1.溫度:番茄原產熱帶,喜高溫。種子發芽溫度以25~30℃;最為適宜。植株生長以17~27℃較為理想。經過鍛煉的幼苗,夜間在10℃時可以正常發育,但不能低於7℃。座果和果實發育的適溫稍低於生育適溫,夜間最低溫度12℃左右時有利著花座果,30℃以上時花粉機能衰退,果實膨大時的最低氣溫應在10℃以上。
2.光照:番燕要求充足的光照,連續的陰雨天氣常引起落花落果。番茄的光飽和點為7萬IX,光補償點為1千IX。冬季大棚內常出現光照不足,因而冬季大棚番茄常發生花粉不孕、落花,果實的肥大也受影響。
3.濕度:番茄蒸騰作用大,果實中含水很多,番茄根係對水分的吸收能力很強,尤其是在結果盛期,要求增加營養液的澆灌量。同時,空氣濕度也要求較大,如果空氣濕度降到50℃時,座果就會停止。不過,濕度過大,常導致莖葉徒長,病害蔓延。
(二)品種選擇
不同番茄品種,對無土栽培方式的適應性,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以櫻桃番茄為例,櫻桃番茄品種匹擴較適宜於無土栽培,該品種不僅產量高、成熟早,而且果型好,果實大小也適宜,此品種春、秋兩茬皆宜。
(三)栽培方式
番茄可以采用水培,也可以采用基質栽培,但以基質栽培較多。因為,基質栽培不僅成本低廉,而且栽培技術簡單。這種栽培方式容易在生產上推廣,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大的經濟收益。因此,生產上最好是采用簡易循環基質栽培方式。
(四)播種與育苗
1.播種時期的選擇:一般番茄可以采用一年二茬製,即春茬和秋茬。播種時期的選擇主要取決於當地的氣候條件和設施條件。以北京地區為例,大棚秋茬以7月上旬播種為宜,春茬以1月下旬到2月上旬播種為宜;溫室番茄栽培,秋巷可以延後播種,春茬可以提前播種。
2.種子用量:番茄種子發芽率較高,每畝用種量決定於每畝株數。100m2栽培麵積,需要番茄種子7~10ml(1ml番茄種子約為50粒),通常每畝需要用種25~50g。
3.浸種催芽:為使種子發芽快、出苗齊,先將種子浸種8~20h,撈起後洗淨,用紗布包好,放入恒溫培養箱中,溫度設至28℃,注意經常用清水衝洗、翻動,經2~3天後,番茄種子即可發芽,發芽後立即播種。
4.播種:播種前一天,將基質填入7X8cm營養缽中,把基質澆以透水。播種時,每鉢播2~3粒種子,播種後撒上一薄層基質,隨即噴以少量清水。春茬氣溫較低,可以用地熱線加溫。秋茬氣溫高,應采取遮蔭措施。播種4~5天後即可出苗。
5.苗期管理:齊苗後,開始間苗,選留健壯苗,每缽留一顆。齊苗前,如果發現基質發幹,可澆少量清水,以後澆少量營養液。出苗後,為了防治徒長,要適當的降低溫度,白天氣溫最好是控製在25~28℃,夜間為18~20℃。
(五)定植
1.定植前的準備工作:定植前應弄平基質,拉好噴灌軟帶,蓋好塑料膜前一天配好足夠的營養液,將基質濕透,檢查管道、噴灌帶接口等是杏漏水,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2.適時定植:幼苗長至4~5片葉時,即可以定植。定植日應天氣晴朗,一般在上午進行,應集中人力抓緊定植,定植後澆一次透水。定植密度為2000~2500株/畝,株距以為宜。如果定植後溫度較低,應采用小拱棚保溫。
(六)營養液管理
1.營養液配方:不同水質情況,營養液組成也不同。以北京蔬菜中心的自來水為例。
2.營養液電導度管理:番茄在不同的生育時期,營養液濃度管理有所差異,苗期澆以1.2ms/cm的營養液。從定植到開花前營養液電導度控製在2ms/cm左右,開花到第一穗果采收營養液電導度掌握在2.5ms/cm,開始采收後濃度應增加至31ms/cm。
3.營養液的酸堿度管理:雖然營養液的值為5.5~6.5對番茄生長發育是適宜的,但在實際生產中,為了節省成本,營養液~隻值一般調至6.2~6.5。
4.澆液次數和澆液量:簡易循環基質栽培設施的特點之一,就是基質不會積水,多餘的水分會流回營養液池中,因此,采用這種栽培方式,可以多澆液。定植後每天按0.5~11/棵澆液,開花後按2~31/棵澆液。每天分成3~5次澆液,上午多澆下午少澆。另外,注意每次配液前,用清水衝洗管道一次,防止因鹽分積累而堵塞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