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應該多為動物們想想(1 / 1)

新華網上海3月9日電(記者姚玉潔、李榮)上海黃浦江鬆江段江麵出現大量死豬漂浮。據上海市農委提供的信息,截至9日16時,共打撈死豬900多頭,並進行無害化處理。9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召集有關部門召開現場會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處置漂浮死豬。目前,漂浮死豬尚未對當地飲用水的取水安全造成大的影響。上海有關部分通報,截至今天(3月18日)下午3點,上海市累計打撈死豬9795頭,當天全市相關區域內共打撈起漂浮死豬335頭,較昨日下降32.3%,打撈量已連續四天持續下降。打撈的死豬全部運至上海市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焚燒處理。

上海黃浦江死豬漂浮事件成為關注的焦點,各路記者馬不停蹄的捕捉最新消息,發表最新新聞,死豬的來源成為人們的討論話題。通過死豬耳標追朔,許多來自浙江嘉興市。3月18日中央電視台晚間新聞報道,記者深入浙江嘉興新豐鎮竹林村調查。在3月6日之前,除了當地人,恐怕沒有多少人知道浙江嘉興新豐鎮竹林村。3月6日,《嘉興日報》在一篇報道中提到,今年頭兩個月,竹林村有1.8萬頭豬病死(這一數據後來被竹林村村幹部否認),使竹林村一夜出名,多批記者到竹林村采訪。

中央台記者報道,是嘉興的第一養豬大村,1300多戶人家就有近900家養豬,今年豬飼養量達到14.7萬頭。竹林村有土地8000畝,平均每畝土地承載的豬達到18.4頭,超過現有條件下可以容納豬頭數的好多倍,結果是養豬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廢棄物不能有效的消納,環境汙染嚴重,病死豬的比例過高,為降低成本,隨手扔在周邊的湖泊、河流、溝渠或空地等。

動物生產過程中不僅給人類帶來了大量的產品,但也會產生大量的副產品,如糞便、尿液、汙水、病死畜禽、種蛋孵化後剩餘的死胚蛋、蛋殼以及釋放的臭氣等廢棄物。如養殖場中檢測出的有害氣體有近200種。奶牛、豬、雞飼料中的70%左右的含氮物質被排泄出來。大量的畜禽糞便如果不及時處理,在高溫下,發酵和分解產生的氨氣和硫化氫等臭味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將會使臭味成倍增加。同時產生的甲基硫醇,二甲基二硫醚,甲硫醚,二甲胺及多種低級脂肪酸等有毒有害氣體,汙染空氣,造成空氣中含氧量相對下降,使動物及人的免疫力下降,呼吸道疾病頻發,影響畜禽產品質量;糞便和衝洗糞便廢水中含有氮、磷及糞渣等有害物質,可以通過地表徑流汙染地表水,也可以通過土壤滲入地下汙染地下水。水中過多的氮、磷會使水體富營養化,引起藻類瘋長,爭奪陽光、空氣和氧氣,最終將使水體變黑發臭,導致魚類及水生物死亡,並影響沿岸的生態環境。畜禽糞便過量施用,殘留土壤中的氮、磷等物質滲入地下水,將導致地下水中二氧化氮、氮、硝酸根離子濃度的升高,人若長期或大量飲用,可能誘發癌症等等。

如果認真思考,會發現造成汙染的罪魁禍首不是動物本身,而是我們人類自己。人們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不考慮土地所能承受的限度,盲目增加飼養數量,高度密集飼養,廢棄物處理方法或措施不到位,結果是飼養條件差,環境汙染嚴重,動物抵抗能力降低,疾病危害嚴重,死亡數量多。

動物雖然是人類獲得經濟效益的工具,但它們是活的生物體,有自己的天性、生存要求和福利期盼,如果我們能從動物的角度多為動物想一想,不是一味的去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是根據動物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如歐盟各成員國在20世紀90年代就通過了新的環境法,規定了每公頃動物單位(載畜量)標準、畜禽糞便廢水用於農用的限量標準和動物福利(圈養家畜和家禽密度標準),鼓勵進行粗放式畜牧養殖,限製養殖規模的擴大,凡是遵守歐盟規定的牧民和養殖戶都可獲得養殖補貼。根據農場的耕作麵積安裝糞便處理設備,通過減少載畜量、選擇適當的作物品種、減少無機肥料的使用、合理施肥等,為動物提供最為適宜的生存環境、生產環境,保證動物的福利要求,動物健康快樂的生活和生產,那可能也就沒有了汙染,也不會出現上海黃浦江死豬漂浮的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