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如何與動物相處(1 / 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意識的轉變,要回歸自然,走進自然,與動物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據統計,在美國每天就有一億人與動物直接接觸,現在美國人口已達三億,因此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每天與動物打交道。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情況也大體相似,中國也不例外。人與動物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都是地球村的居民,應該如何與動物相處?

四川新聞網轉載的新聞——《為小鳥下跪》已給予我們很好的啟示!文章寫道:“一則十分感人的新聞發生在澳大利亞舉行的網球公開賽的賽場上:當賽事正在激烈地進行時,一隻突然飛進賽場的小鳥,不幸被高速擊來的網球射中,落地而死。擊中小鳥的運動員頓時神情沮喪,立即放棄比賽,毫不猶豫地來到小鳥跟前,虔誠地向它下跪。正在球場的觀眾親眼目睹此情此景,無不為這位網球運動員的高尚行為感動。小鳥之死是一個偶發事件,並不是運動員的過錯,至少不是有意的加害行為。但是,這名運動員並不原諒自己,竟在眾目睽睽之下為死去的小鳥下跪,對自己無意的傷害行為認錯、懺悔。

這隻小鳥是不幸的,瞬間便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但同時又是幸運的,得到了萬物之靈的人的尊重。“於細微處見精神”,這件事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為小鳥下跪的運動員愛護自然、熱愛鳥類的觀念已經深深地牢記在心,並成為個人習以為常的自覺行動。”

通過這篇報道我們看出了這個運動員的偉大,看出了其善良品格和博大的愛心,象征榮譽的獎杯又算得什麼!同時,也給人們昭示一個道理:動物和我們人類,既是鄰居,也是朋友,應該彼此和諧共處,才能保持地球這個“大家庭”的繁榮昌盛。

果子狸這些本來與人類沒關係的動物,它們有屬於自己的家,它們在懵懂之間被人類從森林請進繁華的都市,又被當作美食之,後來因疑為SARS病毒禍首慘遭追殺。要麼上餐桌,要麼上刑場,同是地球上的生物,果子狸的命運卻如此被動和無奈。科學家從6隻果子狸標本和1隻貉標本中分別分離到3株和1株SARS病毒,經基因全序列測定,果子狸SARS樣病毒與人類SARS病毒有99%的同源性!因此,告別野味,是我們親近野生動物善良和無私之舉,也是我們人類自身的一種痛定思痛、遲到的懺悔。給野生動物以生存的空間,真正使野生動物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從而達到人、動物和自然和睦相處的佳境,是對人這種“萬物主宰”的一種考驗。

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活動領域和生活方式,都有其獨特的作用,它們以自然的方式進行新陳代謝,形成環環相扣的食物鏈,保持著一種動態平衡,所以這個世界才能和諧地運轉,如果人為的進行過分的幹預,使其食物鏈斷裂和生存空間受到擠占,可能得到適得其反的結局。

《鹿和狼的故事》(胡勘平)裏就寫到:“20世紀初葉,美國亞裏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鬆杉蔥鬱,生機勃勃。大約有四千隻左右的鹿在林間出沒,凶惡殘忍的狼是鹿的大敵。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很想讓凱巴伯森林裏的鹿得到有效的保護,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布凱巴伯森林為全國狩獵保護區,並決定由政府雇請獵人到那裏去消滅狼。……經過25年的獵捕,有六千多隻狼先後斃命。森林中其他以鹿為捕食對象的野獸(如豹子)也被獵殺了很多。得到特別保護的鹿成了凱巴伯森林中的“寵兒”。在這個“自由王國”中,它們自由自在地生長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樹木,過著沒有危險、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總數超過了十萬隻。十萬多隻鹿在森林中東啃西啃,灌木叢吃光了就啃食小樹,小樹吃光後又啃食大樹的樹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難逃厄運。森林中的綠色植被一天天在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一天天在擴大。災難終於降臨到鹿群頭上。先是饑餓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著又是疾病流行,無數隻鹿消失了蹤影。兩年之後,鹿群的總量由十萬隻銳減到四萬隻。到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中隻剩下不到八千隻病鹿在苟延殘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