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校長:丹鳳你真糊塗呀。學校教育三令五申強調安全,學生的人身安全,生命安全,你知道這樣私自行動有多危險,隱患有多大嗎?
丹鳳:我不覺得素質教育隻是要學生死學知識,考高分。我小時候上學都是粗放式放養式的,也不健康成長,全麵發展?
秦校長:強詞奪理。如果今天那輛摩托車真的撞上去了,後果你敢想嗎?你還會這樣理直氣壯、振振有詞嗎?
丹鳳:我……(一時語塞)
秦校長:怎麼不說下去了?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吧!提前通知你,這個月你的績效工資沒有了。
丹鳳坐在那兒沒說話。
秦校長:素質教育與實際教育是有差別的。你得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點,有些事你需要服從規矩而不是信馬由韁!否則你永遠都會覺得很累,充滿挫敗感。
丹鳳若有所思地看著秦校長。
秦校長:我還聽說你幾次帶學生到學校後山上音樂課,有這回事嗎?
丹鳳:讓孩子們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感受音樂給人帶來的喜悅,我不覺得是壞事,而且他們很聽話,也沒出過差錯。從我給幾個年級的學生兼帶音樂課以來,他們確實在很短時間內學會了很多歌曲,樂感也增強了。
秦校長:這種方法教學不能說你錯,但要適可而止。你要知道當你帶那些孩子走出校門的一刻,他們每個人生命安全的責任都維係在你一個人身上,出了什麼事,你得全權負責。
丹鳳:這我也想過,但我確實也想給孩子們不一樣的人生體驗,讓他們盡量隨著天性發展。
秦校長:好了,不討論這個問題了,下次再不允許一個大集體中這樣個人主義的發生了。即便真要組織校外活動,也要提前計劃好,防患於未然。
丹鳳:嗯!
秦校長:這次帶學生參觀,你自掏腰包花了不少錢吧?我聽學生反映,你又是給他們買水,又是買零食,包攬了門票不說,還請了幾個導遊講解。
丹鳳:是啊!那點小錢算不得什麼!
秦校長從口袋裏掏出幾百塊錢,遞給丹鳳。
丹鳳別過臉去。
丹鳳:我不要,還有呢!
秦校長:逞什麼強?你特崗還沒轉正,那點工資怎麼經得起花!拿著,別忘了我是你爸,關上門一家人。
秦校長將錢塞在丹鳳手裏,走出教務處辦公室。
【第二十四幕】龍駒小學全體教職工會議日
秦校長:下來由我給各位老師傳達一下縣教育體育局2013年第13號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為了響應丹鳳旅遊與文化的開發,由中共丹鳳縣委縣政府發起、宣傳部、文廣局、教育體育局協辦,在全縣範圍內展開“情係故土·美在丹鳳”文化主題活動,活動以民歌唱丹鳳,講演話丹鳳等形式展開,要求突出地域文化,地域特色……
我和校務辦公室的幾位同誌商量了一下,決定先把任務布置下去。每班在維持正常教育教學進度的基礎上,保證能出兩到三個節目。然後在七月中旬咱們學校與鎮政府聯合舉辦一次藝術節。分為民歌大賽和講演比賽兩個參賽組,咱們學校務必能出幾個精品節目,爭取獲獎。
好,今天我就說到這裏,各位老師下去好好組織各班的節目,散會。
【第二十五幕】丹鳳家中晚飯
丹鳳一家三口坐在餐廳吃飯。
吳愛英不斷地往秦校長和丹鳳碗裏夾菜。
丹鳳有些看不下去了。
丹鳳:媽,你也吃。我們自己夾,別一家人整的跟個外人似的客氣。
吳愛英:說的哪裏話?我純粹一個家庭主婦,沒工作沒置業的。閑在家裏唯一的任務不就是把你兩個拿工資的人喂得白白胖胖麼!
丹鳳:我才不要白白胖胖的呢!以後會嫁不出去的。感覺最近都肥了呢!都怪媽把飲食弄的太好了。
秦校長:你媽那是疼你,你現在正合適,太瘦了體質自然就弱了,看著不精神。
吳愛英:就是就是呀!來,丹鳳,再來一筷子野山菌炒臘肉。
丹鳳:哎呀媽呀,我已經吃的很飽了。真要我肥的嫁不出去呀?
吳愛英:我女兒花容月貌的還能嫁不出去?哦。是了,最近韓江那孩子怎麼沒有給你打電話?是不是又吵架了?
丹鳳:(扒了一口飯)沒有。
吳愛英:那是啥情況?
丹鳳:分了。(鎮定地,繼續扒飯。)
吳愛英:怎麼就分了呢?我看小韓那孩子蠻好的……
秦校長:愛英,你少說兩句不行?還讓不讓人吃飯?
吳愛英:嗨!不就是說說嘛!小韓那孩子既禮貌又懂事,還能包容咱們丹鳳,這分了……
秦校長:(插話)丹鳳,你們班藝術節的節目準備咋樣了?
丹鳳:沒咋樣!我想在學生這次寫“我愛家鄉”作文中選出一篇適合演講的優秀作文,指導學生參加演講比賽。還有就是準備排個民俗歌伴舞,孩子們演,我唱。
秦校長:嗯,主意不錯,好好弄!據說這次鎮政府選拔的幾名青年幹部綜合素質相當不錯,咱們偌大的一個學校可不能讓他們都占了鼇頭去。
丹鳳:嗯,我盡力吧!
秦校長:你費心了,最近學校事情多,你也注意身體,注意休息。
丹鳳:好。
【第二十六幕】丹江河邊夜晚
月亮彎彎,掛在樹梢。
風兒輕輕,吹皺一泓江水。
丹鳳站在河邊的白楊樹林中,皎潔的月光灑在河灘和她的白色長裙上,十分動人,十分美麗。
丹鳳站在河邊練聲:
哎——
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
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哥象月亮天上走天上走
哥啊哥啊哥啊
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哎月亮出來照半坡照半坡
望見月亮想起我的哥
丹鳳一曲唱完,感覺還不錯,再看身邊的景致,情、景、歌三者交融,很有詩意的朦朧。
梁宇:哎呀呀!真是好山好水好風光啊!還有個好姑娘!天籟之音,天作之合,實在妙極。
丹鳳看到穿著白襯衫的梁宇從河岸向這邊走來。
丹鳳:你怎麼總這樣出其不意地從某個地方冒出來。我都懷疑你是人是鬼了。
梁宇:鬼呀!我當然是鬼了!(梁宇故意做出恐怖誇張的表情。)
丹鳳:啊!(還是被嚇了一跳。)
梁宇:哈哈!開玩笑的。別跑。不嚇你了。誰知道敢上樹的女孩兒既怕蛇又怕鬼。
丹鳳:去你的。(丹鳳輕輕推了梁宇一把。)
梁宇:嗨!丹鳳,你看此情此景,像不像古人說的: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丹鳳:誰跟你人約黃昏後了?無賴!
梁宇:我也是晚上嫌待在屋子裏悶熱,到河堤上走走,誰知道竟然在這裏遇見你。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呀!
丹鳳:少貧嘴!你說說看,我到時候唱這首歌行嗎?
梁宇:什麼時候唱?七月份文化節民歌賽上嗎?
丹鳳:是啊。也不知道行不行,心裏沒底!
梁宇:這《小河淌水》意境優美,曲調婉轉,算得是民歌中的經典。但在民歌賽上唱似乎不太合適。你想想,這次文化主題活動的核心是突出地域特色。《小河淌水》是雲南民歌,這是家喻戶曉的呀!咱們丹鳳有漁鼓、有道情、有民歌、有童謠和地方花鼓戲。我覺得你可以從這些裏麵挑合適唱的,自己能拿捏準的。哦。對了,上次見你時候唱的那個《繡香袋》就很不錯嘛!
丹鳳:(興奮)還別說,你提醒了我。我忽然想起小時候奶奶教過我的一首歌,比《繡香袋》更熱鬧喜慶,也適合舞台表演。
梁宇:是嗎?什麼歌子?
丹鳳:《姐兒歌》!
梁宇:是嗎?沒聽過,給我唱幾句聽聽吧!迫不及待想欣賞。
丹鳳:想得美。就不給你唱!
梁宇:創意還是我想出來的呢!到時候你獲了獎,軍功章也有我一半呀。
丹鳳:你就貧吧!就見不得你邀功。
梁宇:我是說真的,唱幾句吧!權當對著丹水鳳山,大自然中的花鳥魚蟲唱了,把我當空氣還不成嗎?
丹鳳:本來就把你當空氣來著。
梁宇:那最好了。
梁宇小聲哼唱王力宏的歌《愛如空氣》:我把你當做我的空氣,如此形影不離,我大聲說愛的就是你……
丹鳳不去理會梁宇耍貧嘴,兀自站在河堤上清唱《姐兒歌》:
一把扇子兩麵花,
情妹愛我我愛她,
情妹愛我一十八,
我愛情妹一朵花,
配作夫妻誰不誇。
梁宇:唱的簡直太好了。(鼓掌)
丹鳳:真的嗎?
梁宇:小狗才騙你!
丹鳳:那你學兩聲!
梁宇:什麼學兩聲?
丹鳳:哈哈,你說呢?(丹鳳笑成風雨中的楊柳)
梁宇這才會意,也哈哈大笑了起來。
夜晚的丹江河邊,梁宇接連地學了幾聲狗叫:汪汪——
不遠處誰家的狗被撩撥了似的,也跟著吠了起來:汪汪——
丹鳳和梁宇咯咯地笑作一團。
【第二十七幕】丹江雨
驚雷,暴雨。
接連一個多星期,雨下個不停。
丹江河濁浪排空,一些支流和小溪也都豐盈起來。
資峪鄉僅有的一條木索橋被洪水衝走了。
資峪鄉的孩子們上學來回必須有家長接送。
每天早晨家長將學生送到學校,下午放學則有老師護送學生排隊走到河邊,由對岸的家長渡孩子安全過河。
【第二十八幕】龍駒小學校園雨放學
秦校長:(在雨中講話)最近接連大雨,造成河水猛漲,同學們路上回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獨自強行渡河。需要渡河的資峪鄉、張溝村的學生,必須由值周老師親自帶隊送到河口,由對岸家長將孩子安全渡過河後,值周老師才能返回學校。聽明白了嗎?
師生:聽明白了!
秦校長:本周值周的是丹鳳、屈明洲兩位老師。丹鳳負責資峪鄉,屈明洲老師負責張溝村。希望這兩位老師切實負起責任,保證好學生的人身安全。
秦校長瞥了丹鳳一眼,丹鳳微微一笑。
秦校長:好,各路隊按秩序走,路上注意安全。
秦校長走向丹鳳。
秦校長:張溝村還有個鐵索橋勉強能走,資峪鄉的石頭橋幾乎全衝走了,我讓你負責資峪鄉,責任更重些,不會怪我吧?
丹鳳:怎麼會?是您信任我。放心吧!我一定把學生安全送到。
秦校長:好樣的,我處理完學校的事情,就去接你。晚上你媽做了你最愛吃的洋芋糍粑。
丹鳳:(抿嘴一笑)好。
【第二十九幕】資峪河畔雨下午放學
丹鳳領著七八個孩子走到資峪河邊。
丹鳳看到渾黃湍急的水中,一個青年男子正背著一個老人過河。
單看背影,丹鳳認出那個人是梁宇。
梁宇安全護送老人渡過河對岸後,又再次挽起褲管跳進水中,淌著齊大腿深的水向河這邊的方向走來。
梁宇:(渾身濕透,站在河堤邊)丹鳳,讓我背你的學生們過河吧!
丹鳳:(遲疑地)那……那你小心點。
梁宇:(笑,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和雨水。)你擔心我?
丹鳳:保重。(怔怔地點點頭。)
梁宇咬著牙關,艱難地在水中跋涉,一趟趟渡學生過河。
丹鳳看著梁宇在雨簾中的樣子,突然想到了自己溺水去世的父親,心底一陣痙攣。
梁宇背著最後一個孩子渡河,走到河中心的時候,突然被上遊衝擊下來的一根樹枝絆倒。
梁宇和孩子在水中掙紮,被接連的濁浪連衝出去三四米遠。
河兩岸的人都在驚呼。
梁宇死死地抓住孩子的衣襟,連喝了幾口髒水,浪頭打過來迷蒙了他的眼睛,霎時間有點意識空白的感覺。
梁宇和他緊抓不放的孩子又被大水衝出了好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