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行與陳炎山,一位生於越南,一位生於台灣,除了姓氏相同外,沒有任何血緣和親屬關係。
“兩位老總,你們二位是什麼時候相識的呢?”
“啊——”說普通話不夠流暢的總裁陳建行深深吸了一口煙,一抬下巴,輕輕籲出,思索有頃道:“有三四年了吧?”
“那麼,你們又是怎麼誌同道合地想在中國搞農業高科技引進的呢?”
陳建行總裁聞聽回答得相當幹脆:“這是天意。”
“對,是天意。”副總裁陳炎山點頭首肯。一答一補,珠聯璧合,十分默契。
啊,陳建行與陳炎山將他們的結合歸納為天意。
那麼,主宰他們意誌的冥冥上蒼又是誰呢?
一顆中國心
位於東亞麵積為960萬平方公裏的黃土地,是炎黃子孫生命之根,為華夏兒女血脈之源。黃土地孕育的黃皮膚,是每一個具有中國人遺傳基因的海外遊子的認同點。黃土地生發的華夏文化,是每一個炎黃後裔之魂係所在。
成長在美國加州的陳建行開始經營農業不久,欣聞美國O。E。L公司經過四十多年的研究,成功地開發一項最新農業高科技產品,取名“高美施”。這種農業高科技產品含有腐殖酸、氮、磷、鉀、鈣等72種植物不可缺乏的多種礦物質元素及微量元素,具有優質、高效、無毒、廣譜、活性,能夠平衡各種農作物的營養生長和改良土壤的功效。據美國的研究部門和生產部門實驗結果表明,糧食、油料、蔬菜、瓜果、煙草、茶葉、橡膠林等38種作物使用“高美施”,總產量平均增加58.9%,全部試驗獲得良好結果的竟高達91%。一時間被譽為“土壤的靈丹,農作物的救星”。他大腦屏幕上立刻閃現出一幅既壯麗又貧瘠的圖景:
一麵是昆侖太行,橫空出世,長江黃河,一瀉萬裏,人文景觀,舉世風流。另一麵是浩浩大漠,一片混沌;萬裏原野,不時有災害流溢,稼穡萎頓;芸芸眾生,不乏貧困潦倒者。如果將“高美施”引進到祖籍國——中國,治理荒漠的沙地,使日趨板結的黃土地得以改良,使農作物增產增收,豈不是上對祖宗造福桑梓!
從願望到決心大都經曆一個調查研究進而形成結論的過程。
陳建行從大洋彼岸踏上了充滿孩提般憧憬的孕於斯、造於斯的黃土地。
陳炎山緊隨其後,兩條腿也叩響了中華大地的門扉。
於是,大江南北,白山黑水,黃河兩岸,古絲綢之路,都留下了他們不辭辛勞的足跡。
調査的結果說明,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擁有八億多農民。根據中國的國情,經濟要繁榮,國家要富強,人民要富足,農業的迅猛發展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這個定論已經被韓國和台灣所證實。因此,廣闊的中國農村將是“高美施”大有作為的舞台。
對,向中國的農業“輸血”,引進美國最新農業科技產品“高美施”!
陳建行和陳炎山胸臆中鑄造出一個高尚而堅定的意誌。
大巧而無所不為
要將意誌付諸實踐,不僅要經過無數曲折,而且要經受種種陣痛。
陳建行和陳炎山將“高美施”引進到中國,就經曆了雄關漫道,險隘重重。
據說,他們為取得美國有關方麵允許引進權,就體現了“下定決心”、“排除萬難”的氣概,富有極強的傳奇色彩。但礙於難以言喻的原因,“據說”隻能停留在“據說”上。
當“高美施”昂首闊步地來到中國,卻遲遲不能安營紮寨。陳建行和陳炎山為此感到困惑不解。
什麼原因呢?他們通過“親口吃梨子”才發現,“高美施”不能在中國農村駐紮的原因,一個是古老而閉塞的農業傳統耕作經營方式產生的思維方式對“高美施”產生排外心理,認為“外國的月亮未必比中國的月亮圓”,所以來個不買賬。另一個原因是中國的農民荷包裏不充裕,有的地方連中國產的化肥都買不起,哪還能花大價錢買你這個不知是不是“賣狗皮膏藥”的洋玩藝兒。
怎麼辦呢?陳建行和陳炎山采取的對策是:用事實說話,不叫中國農民吃虧,從而達到“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用實實在在的數據為“高美施”掃平前進中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