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前言:熊掌與魚(2)(1 / 2)

當然,這話不能簡單地理解,我不是要你放下工作,離開辦公桌,窩到沙發上去。實際上,這不在於“工作”還是“不工作”,真應該有人發明一個比“工作”更好的詞兒才對,因為新一代的創業者和經理人並不“工作”——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施展才華,實現夢想。

比起傳統的工人或白領,他們跟運動員、音樂家或雕塑家更為相似。可是,即便是藝術家和運動員也會遇到邊際收益遞減的問題。要說靈感對偉大作品的重要性,沒人比畫家、作家更清楚的了,每周坐在畫布或桌前幹等上100個小時,你也找不到靈感。這裏頭還差點兒東西,而在這幅拚圖中,平衡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片。

膽小鬼才追求平衡?

在這本書中,我們會多次談到平衡的概念。我們所說的“平衡”,指的是“你眼中的美好人生”。我們無意得知你的遺願清單,也無需知道你想如何分配時間。我們要做的是促使你深入思考,作出明智的選擇,並且有勇氣用最適合你的方式來設計自己的人生。

現在你可能在想:“平衡?這詞聽上去無趣又軟弱,一點意思也沒有。我才不想要平衡呢,我想要的是精彩的人生,幹幾件轟轟烈烈的事,功成名就,還要來個刺激的風箏衝浪。”

或許你是對的,或許你應該把這本書送給某個情感細膩的親戚。但是,再聽我們說2分鍾吧。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想過上心目中的理想生活,或許平衡正是最關鍵的一環。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理想的生活是以下這些因素的總和:

跟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擅長某件事。

實現財務自由。

身心健康,自信又有活力。

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為某些崇高的目標積極奉獻心力。

要把上述這些事情都做到,讓每一樣都成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那可真要費一番工夫。你得花心思好好想想,製定睿智的策略。你需要平衡。無論多麼熱愛工作,如果無暇兼顧其他,持久的幸福是肯定談不上的。除了工作之外,我們還需要愛和被愛,嚐試各種各樣的經曆和體驗,享受運動的樂趣,跟新老朋友共度歡樂時光。

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每周隻工作10個小時,其餘的時間都忙著開派對、看電視、花別人的錢,那我們肯定也會因為沒能實現心中的目標而感到遺憾。這裏要說的重點是:無論我們喜不喜歡“平衡”這個說法,人生中的確存在著平衡或失衡。唯有我們自己才能察覺到,也唯有我們自己才能采取行動,去追求平衡。追求平衡絕非膽小鬼做的事,夠膽量的人才敢去尋找它。而且,它肯定是找得到的。

硬漢型和遭罪型?老早過時啦!

如果說追求平衡是勇者的行為,那硬漢式的做法是什麼呢?所謂“硬漢型”,就是那種吹噓自己為了一項重要工作,接連一周都每晚隻睡2小時的人。這種做法不值得敬佩了嗎?值得。但隨著對身體和大腦的運行機製越來越了解,人們漸漸意識到,這種活法與其說是值得敬佩,還不如說是愚蠢透頂。這樣熬一天下來,我們壓縮了睡眠、休閑和鍛煉的時間,看似提高了效率,但損失的其實更多。

千萬別誤會我們的意思。不斷鞭策自己,追求巔峰績效,這依然是值得努力去做的。比如說,打破自己10千米長跑的記錄、學習一項新技能(盡管它很難)、精心設計並執行一次完美的銷售演示,這些都值得敬佩。可是,把自己逼到疲憊不堪的份兒上,降低了總體的工作效率,自己也因此弄得萎靡不振,這純粹是幹蠢事啊。

有些人更傾向於扮演遭罪型的角色,一天工作16小時,自己都可憐起自己來。要是再哀歎幾句,抱怨一會兒,贏得了別人的同情,這種怪怪的愉悅感會變得更加強烈。可說實話,感覺真有那麼好嗎?每個人身邊大概都有這樣子的阿姨,人家訴起苦來,版本可比這個高級多了,更生動,更沒完沒了。你真願意變成那個樣子?

內省總是比較難,但你可以想想看,身邊有沒有誰時不時地扮演硬漢型或遭罪型的角色?或許是朋友,或許是同事,他們喜歡吹噓自己工作多麼賣命,或是哀歎自己作出了多少犧牲。恐怕第一句話還沒說完,你就看穿了他們的真實意圖,是不是這樣?要記住,當你這麼做的時候,別人一樣能看穿你。